追尋新安醫學,傳播中醫文化
為追尋先輩紅色足跡,感受新安醫學的時代脈搏,安徽中醫藥大學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組建的暑期實踐隊于7月17日至21日走進黃山市歙縣,開展“紅色記憶·新安醫韻”主題“三下鄉”活動。五天里,隊員們先走進皖南革命舊址與紀念館,通過聆聽故事、重溫誓詞,觸摸崢嶸歲月的信仰溫度;隨后深入新安醫學發祥地,與老中醫面對面交流,挖掘其學術精髓與現代健康場景的融合可能;最后親手辨識藥材、體驗古法炮制,在草木清香與爐火溫度中體悟千年醫脈的匠心與生命力。
17日上午,實踐團抵達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在講解員帶領下參觀史料展陳,全體黨員于舊址廣場重溫入黨誓詞;隨后赴皖南特委紀念館,圍繞“鐵軍精神與青年使命”開展現場微團課,由團員自行講解并錄制短視頻,后期將用于校內團支部學習。
18—19日,團隊走進歙縣中醫院名老中醫工作室,與安徽省基層名中醫張舜華、王樂匋等面對面訪談,記錄新安醫學流派的傳承脈絡與常見病診療思路;師生現場采集艾葉、黃精、白及等道地藥材樣本,使用便攜電子秤和游標卡尺完成形態、含水量初測,數據將帶回學校實驗室進行后續成分比對。
20日,實踐團赴富岱村中草藥種植基地,在農戶指導下體驗除草、松土、剪枝等農事操作,并協助稱重、分級、晾曬當日采收的鮮艾葉80公斤;隨后參觀村集體烘干房,了解“九蒸九曬”簡化工藝的溫控參數。當晚,師生將親手卷制的艾條與農戶成品進行燃燒時間、灰燼性狀對比記錄,形成簡易實驗報告。
21日,實踐團聯合深渡鎮中心衛生院開展義診,提供血壓測量、耳穴壓丸、健康咨詢等服務,共接待村民96人次,發放自制香囊和《夏季常見中草藥使用手冊》各100份;現場回收有效問卷58份,用于分析村民對中醫藥服務的知曉率與需求點。下午,雙方在深渡鎮政府會議室舉行座談,就后續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達成初步意向,并形成會議紀要。
社會實踐內容推薦
- 追尋新安醫學,傳播中醫文化
-  為追尋先輩紅色足跡,感受新安醫學的時代脈搏,安徽中醫藥大學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組建的暑期實踐隊于7月17日至21日走進黃山
-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