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大學“青耘梨香”實踐團近日赴義烏市李祖村開展調研,聚焦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梨膏糖產業,通過駐村走訪、工坊實踐與數字化跟蹤,深入探究其在黨建引領、模式創新與數字技術賦能下的發展路徑,并初步形成對該產業振興實踐的調研成果。
三鏈融合:非遺產業的振興密碼
(一)產業鏈整合與數字賦能
李祖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工坊”模式,由黨員帶頭成立技術攻堅組,有效整合了梨樹種植、梨膏糖加工與銷售環節。但團隊成員經過訪談李祖村相關負責人發現,現如今梨膏糖產品主要通過線下門店銷售,亟需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同時,團隊成員也重點觀察到數字技術的應用成效,如通過線上直播拓展市場,以及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帶動周邊農產品協同發展等,在團隊成員心中已經有了對產品銷售方面的一定了解,明確了大致的創新方向。
(二)跨界創新與文化深植
在探訪李祖村的同時,團隊成員發現,李祖村梨膏糖也曾與咖啡店鋪合作,已開發出“梨膏咖啡”等產品,但面對年輕消費需求,團隊成員一致認為梨膏糖產業應該探索“非遺+”融合路徑,以糖藝雕塑、梨枝路燈強化品牌記憶,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相關負責人和梨膏糖非遺傳承人的認可。
(三)組織保障與人才驅動
實踐團在與村干部、經營者和創客交流中發現,強有力的黨建引領、對梨膏糖產業的精準定位、積極引進專業人才與創客、以及持續的模式創新是成功關鍵。特別是對梨膏糖非遺技藝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可借鑒的“李祖經驗”。
探訪李祖,追尋正宗的百年技藝
團隊成員們在李祖村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探訪李氏梨膏糖線下門店,親自品嘗梨膏糖,觀看百年技藝非遺傳承人制作梨膏糖,并用事先準備好的微距攝像頭記錄制作過程,成功拍出了拉絲過程,團隊成員還將重點步驟記錄在筆記本上,以便后續的創新項目開展。還向其詢問梨膏糖的相關民間小故事,便于后期包裝設計。接著,團隊成員們來到李祖村后山,觀看梨樹的生長軌跡,進入梨工坊,拜訪梨工坊負責人,向他詢問一些他與梨膏糖之間的小故事,可用于宣傳。團隊成員們用腳步丈量李祖,通過實地調研,品嘗這一味傳承百年的清甜。
目前,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教育學院青耘梨香團隊的李祖村實地調研項目已接近尾聲,團隊成員們已經對李祖村相關產業與梨膏糖產業進行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團隊成員們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創新方向與想法,相信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這股青春力量能夠為李祖村梨膏糖產業注入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