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助力愛國教育的普及與推廣,江蘇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赤誠薪火,青衿報國”宣講團于2025年7月15日赴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及“三個必勝”史實展進行實地調研,7月21日赴溧水區洪藍街道進行宣講活動,開展“銘記烽火歲月,弘揚愛國情懷”社會實踐活動。
赤心鑒史,砥礪強國之志 “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為深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赤誠薪火,青衿報國”宣講團成員們走進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沉浸式歷史教育”叩擊心靈。
泛黃的照片、凝固的血跡、幸存者的證詞,在寂靜的展廳里交織成沉重的回響。成員們屏息凝視,手指輕撫刻滿遇難者姓名的墻壁,在“萬人坑”遺址前靜默鞠躬——這段血淚史,從此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成為觸手可及的痛感記憶。
步入“三個勝利”紀念館,歷史的畫卷豁然展開,在滾滾歷史長河里,“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真理如豐碑般矗立千秋。青年的成長需從歷史中汲取力量,銘史鑒今,以揚青年強國之志。
圖為宣講團成員在紀念館中認真參觀學習。陳顏供圖
訴英雄事跡,承愛國薪火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為培養與提高少年們的愛國情懷,在走訪調研后,“赤誠薪火,青衿報國”宣講團成員們融合收集的素材資料,精心準備宣講素材,來到了溧水區洪藍街道進行“銘記烽火歲月,弘揚愛國情懷”主題宣講活動。
宣講團隊以動人心魄的抗戰故事開篇,一字一句構建出一幅生動畫卷,仿佛帶著孩子們回到了那段烽火歲月。宣講團成員講述了家喻戶曉的王二小的故事,聽完故事之后,小朋友們跨越時空,給這位素未蒙面的小伙伴寫了封信。宣講團成員帶著孩子們回憶歷史,其中,沈有明烈士是溧水人心中最“親切”的榜樣,入伍僅一年的他在抗戰勝利前夕犧牲在了戰場上,在龍山烈士陵園里永眠。抗戰歷史何其厚重,聽著一樁樁革命事跡,孩子們的眼神由懵懂轉向清醒,不斷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愛國主義在此刻有了具象化的表現,宣講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青年一代與幼稚孩童的雙向奔赴。
繪盛世美好,望和平未來 為了進一步深化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宣講團組織開展了一場以“我的祖國”為主題的繪畫活動。宣講團成員在現場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如何勾勒線條,鼓勵孩子們展開想象,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多元的角度來抒發自己對國家強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小朋友們聽完故事也深有感觸,拿起畫筆在紙上描繪出心目中的戰士形象,抒發對和平生活的熱愛。鮮艷的五星紅旗、象征和平的紫荊花在筆下默訴史書,先進的航空飛船彰顯著中國的進步與強大。小朋友們的筆觸雖然稚嫩,但拳拳愛國之情悄然在紙上筆墨間綻放。
圖為宣講團成員指導小朋友繪畫,大膽創作。孔佑聿供圖
為拓展孩子們的革命知識,宣講團組織開展了革命歷史有獎競答。整個過程中小朋友們熱情高漲,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沒有難倒他們,由此可見,中國未來的青年們對歷史的重視。游戲時光雖然短暫,但小朋友們久久無法從激動中平靜下來,追著宣講團成員們問著有關革命歷史的問題,可見這次的宣講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革命歷史知識的興趣,還為他們幼小心靈中愛國的種子送來了蓬勃的生機。
圖為宣講團成員帶領小朋友們開展游戲。盧婉婷供圖
最后,孩子們站在隊旗前大聲吶喊:“勿忘國恥,珍愛和平!”那洪亮的聲音是新一代中國少年對歷史的鄭重思考,更是對未來承擔祖國建設重任的堅定決心!
結語:在此次活動中,宣講團以“行走的思政課”形式,通過自我組織、自我規劃等方法,到南京本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學習體驗和調查研究,并開展基層愛國教育思政課,向下一代少年兒童傳遞愛國觀念,打牢思想基礎,深刻領悟黨的領導、領袖領航、制度優勢、人民力量的關鍵作用,樹立愛黨報國信念、擔當時代使命責任。新時代青年當厚植家國情懷,踐行“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通訊員:孔佑聿 楊可欣 陳顏 張鑫 盧婉婷 沈沄汐)
圖為宣講團部分成員在紀念館合影留戀。張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