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15日,安徽中醫藥大學“四葉青囊”實踐團的學子們兵分兩路,分別走進安徽省合肥市芳庭社區與江西省新余市盛德社區,開展為期兩周的返家鄉志愿服務。他們扎根基層一線,聚焦社區治理的“關鍵小事”,用腳步丈量民生需求,以行動詮釋青年擔當。
“大爺,您覺得家里電線改造最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在老舊小區里,實踐團成員挨家挨戶敲門走訪,手持意見征集表耐心記錄居民對電線改造的想法。從線路布局到安全標準,每一條建議都被仔細標注,最終匯總成民意清單提交社區,為改造方案落地提供精準參考。面對地下車庫人防工程車輛亂停的“老大難”問題,隊員們化身秩序引導員,一邊現場疏導車輛,一邊向車主講解人防設施的重要性,用真誠溝通換來理解與配合,讓“生命通道”始終暢通。
安全與環境是社區治理的“雙底線”。隊員們對社區周邊店鋪開展“地毯式”消防排查,檢查滅火器壓力、應急燈亮度,對發現的隱患當場提醒整改;穿上紅馬甲穿梭在樓棟間,他們手持垃圾袋清理衛生死角,將垃圾分類知識融入閑聊,潛移默化中帶動居民養成環保習慣。針對老年居民易受騙的特點,實踐團還專門準備了反詐宣傳冊,結合近期高發案例講解“冒充客服退款”“虛假投資”等騙局,手把手教大家設置手機防騙提醒。

“這些年輕人來了之后,社區里不少小問題都理順了!”芳庭社區居民的點贊,是對實踐團最好的肯定。隊員們也在服務中收獲滿滿:“從和居民溝通的生澀,到能獨當一面解決問題,我們在基層課堂里真正理解了‘民生無小事’。”此次實踐,不僅為社區治理注入了青春活力,更讓學子們在奉獻中完成了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成長蛻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