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紅途勵心惠民篤行”鄉村振興促進團,在懷化市沅陵縣實踐基地持續深化“觸摸文脈,志愿同行”主題教育振興活動,以青春之聲為橋梁,助力鄉村青少年洞悉沅陵千年積淀,在歷史的回響中筑牢文化自信之基,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在沅陵縣博物館的時光長廊里,實踐團成員化身文化使者,潛心鉆研。從“西漢虎鈕錞于”雄渾的圖騰密碼,解讀古代巴人的驍勇與信仰;到“元代青瓷盤”溫潤的釉色流轉,訴說辰州窯火的不熄傳奇;再到“清代沅水纖夫圖”遒勁的筆觸線條,勾勒出母親河畔商貿往來的壯闊史詩。他們將沉睡的文物轉化為生動的故事,讓厚重的歷史在青少年心中變得可觸可感。
講解中,實踐團巧妙融合古今智慧。將館藏珍貴的“清代茶山契約文書”與今日沅陵“碣灘茶園”的滿目青翠相映照,用泛黃的契約文字印證“茶香古道”的悠遠傳承;將“苗族銀飾”的精湛鍛造技藝與當代非遺匠人的堅守創新相連接,讓閃爍的銀光訴說民族審美的生生不息;將“辰河高腔”的古樸唱本與鄉野舞臺上的婉轉旋律相呼應,使古老的腔調煥發出時代新聲。文化振興的要義,正是引導年輕一代看清故鄉的容顏,讀懂其靈魂的密碼。
博物館的每一件珍藏,都是解鎖鄉村振興潛能的文化密鑰。這場由青春力量接續的文化傳播之旅,正在沅陵的土地上悄然播下希望的種子。未來,沅陵縣博物館將持續攜手志愿新聲,讓沉淀的文明瑰寶與鮮活的鄉土生活交相輝映,使文化的薪火生生不息,最終匯聚成驅動沅陵鄉村全面振興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