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紅途礪心 惠民篤行”鄉村振興促進團深入懷化市沅陵縣實踐基地,在該縣博物館開展主題志愿講解服務活動。大學生志愿者們身著紅色志愿服,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素養,用青春的聲音為游客提供講解服務。
作為湖南省率先成立的三個縣級博物館之一,沅陵縣博物館新館于2023年9月竣工開放,館藏文物近萬件,其中國家一級藏品37件,以“一城兩墓、民族融合”為主線,系統展示了沅陵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多元文化特色。在“革命記憶”專題展區,志愿者面對泛黃的歷史照片和銹跡斑斑的革命文物,通過情景扮演、趣味問答等生動方式講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在元代黃澄存夫婦合葬墓等特色展區,他們精心設計了雙語對照的解說詞;在民族民俗展區,則巧妙融入當地“儺戲”面具等非遺文化知識進行講解。
志愿講解成為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的文化橋梁。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鍛煉了跨文化傳播能力。
此次活動是“紅途礪心 惠民篤行”團隊暑期鄉村振興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此前已在益陽安化、湘西瀘溪等地開展了包括農田生態課、鄉村閱讀推廣、非遺手工體驗課等系列活動。在沅陵期間,團隊成員還調研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與沅陵博物館的合作,開發更多適合青少年的文化體驗項目。
隨著團隊奔赴下一站實踐地,這些青春的聲音將繼續在湖湘大地上回響,串聯起散落的鄉野文化明珠,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