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1 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紅途勵心 惠民篤行” 鄉村振興促進團,在懷化市沅陵縣實踐基地開展“觸摸文脈,志愿同行” 主題教育活動。這場青春與文脈的相遇,既讓鄉村青少年在文物中讀懂故鄉的過往,更以志愿力量為文化振興鋪設了可持續的傳承之路。
實踐團成員化身 “文化解碼者”,從戰國 “黔中郡” 青銅劍的紋飾里破譯楚地烽煙,在明代辰州窯青花瓷的釉色中觸摸工匠巧思,于近代沅水航運史料里打撈商貿繁華。他們逐件梳理文物背后的歷史肌理,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生動敘事,讓沉睡的文物成為會 “講故事” 的鄉土教材。
更具巧思的是古今對話的講解創新:明代 “辰州茶引” 文書與當代碣灘茶炒茶鍋隔空對話,泛黃紙頁上的朱砂印記印證著 “沅陵茶甲湘西” 的千年美譽;曬蘭肉的琥珀色澤里,藏著沅水兩岸松煙與日光的交響;辰州儺戲面具的斑斕紋樣,訴說著民俗文化的精神密碼。這些扎根鄉土的講解,讓青少年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照見故鄉文化的深厚根基。
文物不語,卻藏著鄉村振興的密鑰。當青春力量接過文化傳承的接力棒,博物館里的老物件正成為激活鄉村的新動能。未來,實踐團將持續以志愿講解為紐帶,讓非遺技藝活態傳承,讓特色物產煥發新彩,讓文化的涓涓細流,終成滋養鄉村振興的澎湃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