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山西中醫藥大學“青助健康”三下鄉實踐團隊在古交馬蘭鎮中心小學活動室,用一張張承載時光的風景肖像照,一柄柄散發藥香的養生經絡捶開展了一場趣味橫生的的實踐活動。
鏡頭定格:圓一個遲來半世紀的夢 實踐隊員們在活動室內布置好簡易的攝影棚后,按區域歸類劃分不同類型的背景墻,各項環節任務有序開展。老人們輪流坐上椅子,在快門聲中留下人生第一張正式的照片。“老了老了,照出來不好看了”“眼睛不好了,看不清照片了”,起初,老人們擔心和緊張的心情溢于言表,身體僵硬不知所措,實踐隊員一邊調整姿勢,一邊和老人們嘮家常,讓原本還有些拘謹的老人漸漸揚起笑臉。
圖為實踐隊員給老人挑選相片
巧手生香:一柄藥錘敲響健康鄉音 與此同時,另一群學生正被艾草清香包圍。在活動室的長桌上,艾草、決明子等中藥堆成小山,彩色粗布與木柄排列整齊。老人們手指翻飛,跟隨實踐隊員縫制養生經絡捶。手中沉甸甸的經絡捶,不僅是中醫藥文化與傳統技術的交融,更是將青春的熱度錘進古老血脈,讓關懷化作可觸碰的溫暖,一次次發出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
圖為實踐隊員和老人一起制作經絡錘
指下春秋:堅守數日如一的溫暖關懷 下午,實踐隊員繼續前幾日的脈診活動,通過望、聞、問、切,初步診斷老人的病灶所在,認真記錄老人的病史以及身體情況。“蔥白和大棗一起泡水”“茴香籽煮水”實踐隊員一字一句給老人講解著不同中藥的價值與作用,通過藥食同源的治療手段,幫助老人調理身體,補氣升陽,食補中虧。以專業態度引導老人理解中醫“治未病”理念,調節作息、調理飲食,養肝護胃,保養身體。
圖為實踐隊員為老人診脈
用汗水浸潤田間地頭,用智慧點亮服務初心。在深入基層的歷練中,實踐隊員持續深化學習,用心體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立足中醫藥文化根基,展現岐黃學子的獨特風采與專業所長,堅持知行合一,在服務中辨識百草真知,在奉獻里守護百姓安康,于實踐中淬煉過硬本領,在奮斗中譜寫青春華章。
作者:張子瑜
山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