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一硯三名人,山湖城江七星城。”肇慶位于廣東省中西部,是嶺南文化和廣府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大美河山,古今風流。為了探尋千年州府,弘揚古城文化,“就業愛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肇慶分隊的成員于7月18日共赴肇慶市端州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站:滔滔西江水,巍巍閱江樓
肇慶分隊首先來到的是閱江樓。肇慶市端州區江濱東路西江河畔,閱江見證了肇慶一段段火紅歲月。“鐵軍雄風一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分“肇慶建團”“軍政活動”“援助農運”“北伐先鋒”“薪火相傳”“將星璀璨”六個部分,肇慶分隊的成員們通過館內的歷史照片、文物、場景、雕塑、繪畫、模型、電視專題片等形式,恍若親身經歷了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戰斗歷程再現,深刻地感受到了葉挺獨立團開創的 “鐵軍” 精神。
成員們經過查閱館內的資料得知,早在2019年,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就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閱江樓不僅是肇慶市博物館和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所在地,更是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課堂,重要的紅色旅游景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肇慶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清廉文化。
第二站:千年城墻,粵語起源,總督兩廣
緊接著成員們走進博物館一樓,“嶺表南來第一州”映入眼簾,關于肇慶歷史文化陳列,博物館分成粵人源起、粵地初開、千年州府、總督兩廣共四個部分進行展示。
肇慶,古人類發祥地。數十萬年以來,這里留下了豐富的舊、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遺跡,是探索嶺南遠古文化的重要區域。
自秦漢以來,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在這里深度融合,逐步演變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廣府文化,輻射周邊,自成一體。廣府文化發祥,粵語流布,歷代建制駐節,其地由夏 州(都)至府,成為嶺南地區間名還還的“肇慶府”,明清時期的肇慶一度是嶺南地區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重地,在嶺南歷史上占據著濃墨重彩的重要地位。
第三站:學包公清廉敬業,行正氣清心之道
最后一站,成員們來到了包公文化園。“君子謂有功于民則祀之”包拯在端州任職三年,“其有功于端民者固多”,端州官民深感其恩,于宋神宗熙寧年間建起端州第一座包公祠。據史籍記載,從宋代至今肇慶所建的包公祠廟,前后共有三地(端州、硯洲、四會)九處。
調研組在參觀包公文化園的過程中,通過隨機采訪參觀的游客,也進一步了解了包公在端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事跡和更加深入地學習了包公文化、廉潔文化。
歲月崢嶸信念堅,滄海桑田永不變端州文化根植肇慶,革命精神薪火相承。本次肇慶分隊的三下鄉活動讓成員們更加感悟端州歷史文化底蘊,銘記端州歷史,奮斗新征程。在黨的領導下,揚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旗幟,啟航新時代新征程,乘風破浪,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