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繹穿越文明,于典故相遇群賢
多彩大學生網日照12月24日電(通訊員 譚增萌)享有“東方圣經”之美譽的《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境界、責任和擔當,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實的日常智慧。為充分展現《論語》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讓隱藏在古文字中的傳統文化更好地走進大眾心里,2022年12月寒假期間,曲阜師范大學“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團隊以演繹的方式在山東省日照市講述歷史文化長河中《論語》中的閃亮故事。
敦本務實做調查,群策群力謀方案
在實踐團隊正式實踐前,實踐隊員本著功能性、準確性、可行性的原則設計調查問卷,調查大眾對孔子文化及《論語》的了解情況。在收回的255份調查問卷中,絕大多數人都對孔子文化及《論語》有不同程度的接觸和了解。調查問卷結果顯示,73.73%的人員通過課本了解到孔子文化及《論語》,其次分別是手機、電視、電腦這類媒體。
實踐隊員基于此進行討論分析,國家鼓勵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列入義務教育范圍是“課本”成為主要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作為大學生,手機和電腦是傳播與弘揚孔子文化的首選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實踐隊員商議后決定實踐內容以演繹《論語》故事為主,錄制相關視頻,并通過手機、電腦這類媒體進行傳播,讓《論語》變得鮮活起來,讓晦澀難懂的文言文變得通俗易懂。
腳踏實地擬策劃,精益求精正細節
《論語》作為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大多以問答的形式呈現,通過日常生活中孔子為弟子傳道授業解惑的對話來呈現孔子的仁政與思想,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以及教育思想。因此,實踐隊員們認為《論語》故事的選取既要豐富靈活,又要體現孔子的智慧與核心思想。最終,他們選取了“絕糧七日,追尋大道”“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師重道”“三賢士評說大鐘”這五個故事進行演繹。然而,實踐隊員們認識到僅僅是《論語》中的語錄并不能完整地反應孔子及其弟子當時的人生狀態,因此隊員們從諸子典籍中搜集整理,并將收入在列的有關孔子的記載進行了記錄。在演繹過程中,實踐隊員充分準備需要的聲音素材,如在“三賢士評說大鐘”的故事中,實踐團隊選取靈隱寺鐘聲的錄音作為素材,隊員們的演繹聲情并茂,致力于讓觀眾聽起來既輕松又有意義。
經過討論后,實踐隊員們一致認為《論語》故事的精彩呈現還有最重要的一環——細節及細膩的演繹。因此,實踐隊員通過資料收集、角色分析挖掘每個人物的個性和特點,討論的內容細致到每個人物的眼神、情態、動作和舉止,每位表演者所穿戴的服裝也都要求能夠活靈活現地展示兩千多年前古人們的穿著習俗。實踐團隊努力還原當時的場景,以實現沉浸式的《論語》故事演繹。
朝氣蓬勃行實踐,撫躬自問明方向
在此次活動中,觀眾們在表演結束后表示進行演繹的表演者將臺詞與人物合為一體,呈現著孔子及其弟子的日常生活,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無不體現著人物本身的性格特點,情節設計環環相扣,服裝造型栩栩如生,這樣沉浸式地表演使他們身臨其境。
另外,觀眾們指出他們以超高的完成度詮釋了《論語》的經典故事,也觸及了角色的靈魂;他們細膩的表演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將《論語》中的故事展現得惟妙惟肖,將書本理論與生活實際融為一體,致敬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著我們一路前行的思想之光。
在本次學習和實踐中,實踐隊員們領悟國學、感受國學,并充分認識到《論語》作為一部沉淀千年的先賢經典,不僅是孔門師生的智慧結晶,也展示了兩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風骨性格與仁德智慧,蘊含著中華文明的“根”與“魂”。實踐隊員們也旨在通過對《論語》故事的演繹,溫暖而富有力量地展現了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并且有效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指示精神。
“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團隊希望通過演繹《論語》故事的方式,將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傳遞給每一位大眾,讓人們領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對中華文化傳承產生使命感,同時讓中華民族文脈中流淌的智慧源泉,成為滋養當代讀書人永不枯竭的源頭。
時間:2022-12-24 作者:譚增萌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 關注:
- 集萬章大成,繪鴻儒前世
- 為充分挖掘孔子文化和傳統美德精髓,緊密結合新時代孔子文化發展情況,發揮文化育人,內涵式發展的功能,探索具有五常特色德育工作理念
- 12-24
- 弘孔儒文化-成品視頻對外傳播
- 為更好地弘揚孔儒文化,于國內外取得更加良好的宣傳成果,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于12月14日將宣揚孔儒文化
- 12-24
- 創鮮活影像,傳千古薪火
- 為深入學習宣傳論語故事中經典的孔子思想,將孔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豐富的生活智慧傳播出去,曲阜師范大學“承德繼圣·譯心載道”社會實
- 12-24
- 譜華夏新篇—外國受眾情況反饋
- 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于2022年12月20日于線上向外國受眾進行論語成品視頻宣講,講解“三人行,必有
- 12-24
- 悟圣賢之道—開展英文線上交流
- 為充分了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孔子的思想與理念,親身感受儒家文化的微言大義,2022年12月16日,曲阜師范大學“承德繼圣•譯心載
- 12-24
- 剪幀刻珍藏,視頻傳孔章
- 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承德繼圣•譯心載道”實踐隊于2022年寒假,以山東省日照市為調研地點,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線上線下
- 12-24
- 以演繹穿越文明,于典故相遇群賢
- 享有“東方圣經”之美譽的《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境界、責任和擔當,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
-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