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鎮衛生院基層醫療服務現狀的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背景
鄉鎮衛生院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承擔著常見病診療、預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關鍵職能。但部分偏遠鄉鎮衛生院因醫療資源不足、人才流失等問題,難以滿足村民就醫需求。2025年8月,我作為學院志愿者,前往江蘇省揚州市衛生院及3個村衛生室,開展為期12天的社會實踐,調研基層醫療服務現狀,助力提升服務能力。
二、實踐內容
1. 現狀調研:通過與衛生院18名醫護人員座談、向260名就診村民發放問卷,結合30戶入戶隨訪,摸清服務短板:一是設備短缺,衛生院僅配備基礎聽診器、血壓計,無DR、血常規分析儀等設備,村民做基礎檢查需往返縣城;二是人才不足,臨床醫生僅5人(均為?萍耙韵聦W歷),無全科醫生,護士多為兼職,無法滿足日常診療需求;三是服務范圍有限,僅能處理感冒、腸胃炎等常見病,慢性病管理僅靠電話隨訪,缺乏專業干預。
2. 協助診療與健康服務: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協助開展基礎服務:為老年人測量血壓、血糖(累計服務180人次),登記慢性病患者用藥情況;參與3場“健康下鄉”活動,在村衛生室為村民講解高血壓、糖尿病日常護理知識,發放健康手冊200余冊;協助整理居民健康檔案,補充完善65歲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數據,共更新檔案156份。
3. 需求反饋與建議梳理:匯總調研發現的問題,與衛生院院長、縣衛健委工作人員召開2次座談會,結合《“千縣工程”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工作方案》,形成《鄉鎮衛生院服務提升建議》,提出“爭取上級資金配置基礎醫療設備”“與縣醫院建立對口幫扶機制”“開展村醫定期培訓”等可落地舉措。
三、實踐發現
1. 資源缺口突出:醫療設備陳舊且數量不足,如某村衛生室僅1臺血壓計,還存在測量誤差;藥品儲備種類少,高血壓、糖尿病常用藥常出現斷貨,村民需自行前往縣城購買。
2. 人才留不住、引不來:鄉鎮衛生院薪資待遇低(人均月工資不足3000元)、晉升渠道窄,近3年流失5名年輕醫生;招聘時因條件艱苦,難吸引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醫學專業畢業生。
3. 村民健康意識薄弱:60%的村民存在“小病拖、大病扛”的心態,不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35%的老年人從未做過健康體檢,對高血壓、糖尿病的并發癥風險認知不足。
四、實踐總結
此次實踐不僅幫助衛生院緩解了短期服務壓力,更讓我真切感受到基層醫療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實踐結束后,我們協助衛生院對接縣醫院,初步達成“每月派1名內科醫生下鄉坐診”的幫扶意向;同時通過學校公眾號發布調研結果,呼吁更多醫學專業學生關注基層醫療。
通過這次實踐,我深刻理解到“基層醫療是守護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作為醫學生,我們既要扎實學好專業知識,更應樹立“扎根基層”的意識,未來通過技術支持、人才輸送等方式,助力鄉鎮衛生院補齊服務短板,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為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實踐報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