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背景下橫縣茉莉產業與生態旅游業融合發展研究
【
內容摘要】 鄉村振興是中國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旨在實現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和社會進步的有機統一。在這一背景下,橫縣茉莉產業與生態旅游業的融合備受關注。橫縣擁有悠久的茉莉種植歷史和豐富的茶文化底蘊,同時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氣候。將茶文化與生態旅游結合,不僅可以實現經濟增長,還能促進茶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提升橫縣的發展活力。分析橫縣茉莉花產業與生態旅游的優勢,針對茶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提供相應的發展策略,以期為橫縣地區鄉村振興的實施與茶旅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參考。
【
關鍵詞】鄉村振興;生態旅游;橫縣茉莉
鄉村振興是國家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一環,鄉村生態旅游是推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態旅游(Ecological Tourism) 的概念最初是由湯姆遜提出,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教育功能四個方面。(劉建波,2023)以茉莉花為支撐的生態旅游產業目前已經成為橫縣發展自身的一大依托。但目前橫縣對茉莉花資源的開發依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市場競爭激烈,旅游形式單一,基礎設施薄弱,傳統文化弱化等問題。因此,改變當前局面以促進橫縣地區茉莉花文化的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的支持下,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成為了人們舒緩壓力、放松身心的優良選擇,生態旅游也在近年來成為人們的一大選擇。自然環境優良的鄉村地區則是發展生態旅游的重要選址。生態旅游的大力發展一方面既能夠與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有所共鳴;另一方面,也與二十大報告中的要求不謀而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要堅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擴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因此,此外,橫縣政府長期出臺相關政策以支持茉莉花產業的發展。2023年1月31日,制定出臺了《橫縣茉莉花產業發展(2023-2025)獎勵扶持辦法》;2023年,橫縣布局“1+9”產業,即構建“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飲、藥用、體育、康養“1+9”產業集群。國家政策及地方性政策的出臺對于推動橫縣生態旅游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出眾的地理位置
橫縣地處廣西東南部,自然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一方面,橫縣交通便捷,橫縣擁有高鐵(在建)、鐵路、國道、高速公路等完整的交通網絡。桂海高速,南廣高速,六欽高速等貫通縣境,郁江黃金水道上通南寧,下通奧、港、澳。另一方面,橫縣自然氣候適應茉莉的種植。橫縣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冬短,無霜期長,少見冰雪,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著適宜茉莉花生長的先天自然環境。橫縣茉莉花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與其他地方生產的茉莉花有所差別。并且,橫縣以丘陵、平原為主,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肥力較強。綜上,橫縣不管是在交通條件還是氣候條件上均占有優勢。
(三)深厚的花茶文化
橫縣的茉莉自漢代從西亞引種以來,便于橫縣歷史與文化結緣(鄧芳 2016)。橫縣茉莉目前種植面積已達10.8萬畝,年產鮮花8.5萬噸,茉莉鮮花產量占中國總產量80%,世界產量60%以上,有“中國茉莉之鄉”的美稱。茉莉的大面積栽培是茉莉花文化產生與發展的基礎。茉莉有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茉莉花的物質文化蘊含于外界物質實體,表現在茉莉花的裝飾、花茶引用與醫藥保健等方面。茉莉花茶有“花茶之珍品”的稱號,也是茉莉花文化傳播最廣的物質載體。茉莉花的精神文化以茉莉為載體,反映了橫縣人民的觀念與價值。橫縣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球以表達堅貞的愛情。橫縣人民素愛唱歌,茉莉的形象也被寫入歌謠,并隨著歌謠的傳唱更加深入人心,例如由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贊》傳遍了大江南北。
(一)市場競爭激烈
中國是茉莉花的主要產地,其產量超過全球茉莉花總量的80%,產量最大的四大產區包括四川犍為、廣西橫縣、福建福州、云南云江。由此可知,以茉莉花為支撐的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項目競爭非常激烈。例如,福建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發源地,福州十分關注利用茉莉花推動當地的旅游和農業的發展。2013年,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被農業部列入中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4年,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福州市茉莉花文化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由此可得,除了橫縣外,很多游客也能夠去福州等地欣賞到獨特的茉莉花文化。
(二)旅游形式單一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提出“要大力推薦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工業、林業、商業、水利、地質、海洋、環保、氣象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即強調不同領域的產業之間相互融合、協調發展,以促進每個產業的共同發展。盡管橫縣在2023年已提出“1+9”產業鏈,但在落實效果上還需要加大力度。即橫縣目前的旅游項目依舊是以農家樂為主,游客能夠參與的旅游項目大部分為賞花、采摘茉莉花、吃農家飯、垂釣、燒烤、唱歌等常規項目,而這些項目在日常的農家樂景點隨處可見,缺少獨具橫縣特色或獨具茉莉花特色的游玩項目。若養護得當,橫縣茉莉花一年內可開4次,即花期從4月起至10月底,這個時間也是橫縣旅游最熱的時間。然而,受到花期的影響,冬季的橫縣缺乏能夠吸引游客旅游項目,很少有游客在冬季前往橫縣游玩,居民的收入在冬季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基礎設施薄弱
盡管橫縣距離南寧市區的距離較短,但是游客要想從南寧市到達橫縣縣內,只能乘坐大巴車或者自駕抵達,大巴車的車次相對較少,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游客的出行。其次,由于橫縣在本質上還是一個縣城,因此當地的很多農家樂以及民宿都是由當地人利用自家的自建房開設開放,連鎖型的酒店和民宿較少。因此在衛生條件、環境設備上還沒有相應的規范進行限制,這也造成了住宿條件參差不齊的現象。最后,由于游客較多,在環境衛生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若清潔工未能及時打掃,那就容易出現臟、亂、差的現象。
(四)傳統文化弱化
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民族文化,以壯族人口居多的橫縣也毫無例外。橫縣當地有許多民族文化值得宣揚。例如:橫縣壯錦,當地壯錦圖案簡潔,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圖案主要以幾何形的圖案為主。受到其復雜性的限制,壯錦主要依靠傳承人通過一針一線地細挑慢織組合而成。橫縣壯族采茶戲也是當地的民族特色之一,距今已有三年百多年歷史。文革期間,采茶戲曾被看作”舊文化”而受到限制,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和改變,當前能夠唱采茶戲的人已非常少。橫縣當地并沒有關注到重振這些民族文化,大部分的宣傳重心聚焦于茉莉花文化,只有在游客人數最多的時節會有一些身著民族服飾的花農在花海中采花。因此,大部分前往橫縣的游客主要是為了觀賞茉莉花,甚至不知道當地還有這些民族特色,只有少部分的當地人對這些文化有所了解。
(一)建設生態茶園,開展生態旅游
橫縣茉莉種植歷史悠久,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十分有利于茉莉生長,因此便有“十朵茉莉六朵來自橫縣”的說法。茶園依山傍水,將茉莉花與水庫結合起來,讓游客能夠一邊享受大自然的茉莉花香,一邊能夠愜意的在水庫邊休憩,還能夠就地取材,品嘗當地新鮮的魚生;同時,除茉莉花外,橫縣的番木瓜、大頭菜、甜玉米等也是十分出名的特色農產品,當地居民可以將橫縣出眾的農產品組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種植生產區,將農產品的加工過程以公開的方式向游客展出,一方面能夠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游客見證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從而使其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目前,橫縣的生態茶園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中華茉莉園、圣茶谷等10處比較出名的茶園。中華茉莉小鎮于2017年選入國家第二批特色小鎮,小鎮以獨特的生態茶園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這些茶園可謂是橫縣茶文化的活化石,游客們在清甜的花香里體驗種茶采茶的樂趣,了解茉莉花茶的生產過程和制作工藝。此外,茶園可以作為一個茶文化的研學基地,學生在體驗茉莉花茶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一來,茉莉的物質和文化價值都將得到大大提升,消費市場將會進一步拓展,經濟效益也會頗為可觀。因此,橫縣應該大力推廣生態茶園建設,打造茉莉花之鄉的生態旅游名片,以茶文化為核心,以自然生態為導向,全面實現產品的物質和精神價值。
(二)圍繞傳統民族文化,開展文化體驗之旅
促進特色農業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發展是指在特色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中可以適時融入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創意元素,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將農產品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有機結合,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凌榮娟,陸維研,2017)橫縣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壯族文化資源,將少數民族文化內涵與茉莉花文化相結合,以期達到在宣傳茉莉花文化的同時也能夠讓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更加了解壯族的民族內涵。例如,將壯錦圖案融入到茉莉花產品的相關包裝上,如此一來,游客在購買了茉莉花產品后就會關注到壯錦從而對其產生一定的興趣;在拍攝茉莉花宣傳視頻時,視頻人物可以穿壯族服飾進行拍攝;在茉莉花園中往往會有一些文化宣傳欄對茉莉花進行介紹,當地政府也可以考慮在宣傳欄中加入一些壯族文化(如一些壯族小故事等)的介紹,讓游客在了解茉莉花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壯族文化故事。此外,可以鼓勵當地居民多開設民族服飾的租賃店鋪,游客能夠通過租借民族服飾在花海里拍照,從而感受沁人的花香和多樣的民族文化。而這些照片也將被游客發布至社交平臺,如此一來,一整個傳播網絡就得以形成。
(三)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整體競爭力
目前,橫縣茉莉已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同,茉莉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更好地宣傳,提升橫縣地區的旅游客流量,當地相關部門應創新茉莉花的周邊產品,嘗試推出多重茉莉花特色旅游項目。橫縣優異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有著得天獨厚的山泉資源,可以考慮將茉莉花與山泉資源相結合,推出茉莉花湯泉特色項目,讓游客能夠在茉莉花的淡雅清香中享受山泉帶來的舒適感。同時,當今年輕人十分熱衷于自己動手參與產品的制作過程。相關部門可以開展DIY系列活動,如炒茉莉花茶、制作茉莉花香包、制作茉莉花香水等。如此一來,游客能夠親身投入到產品的制作過程中,不僅推動和傳播了茉莉花文化,同時游客還能夠親手賦予產品意義,對于游客和賣家來說都是一舉兩得的好買賣。還可將茉莉花與一些美好寓意結合起來,例如,與愛情、友情結合起來,借助“與君賞茉莉,與君永莫離”等美好寓意,開創茉莉愛情公園等,以獨特、美好的方式提升游客的游玩意愿。此外,應該充分融合節事和旅游。橫縣茉莉花節的舉辦能提高橫縣的旅游知名度,推動旅游產品結果的調整。一方面,茉莉花節屬于全國性大型節事活動,通過舉辦該節事,能夠宣傳橫縣的形象,其中國家級4A旅游景區中華茉莉園在該節事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宣傳了中華茉莉的形象。另外一方面,茉莉花節期間,開設橫縣特色美食一條街,增加了具有壯家特色的歌舞表演。
(四)加強整體營銷,完善基礎設施
橫縣茉莉花茶文化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顯著問題是,營銷意識不強,基礎設施薄弱。旅游接待設施水平的提升能夠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感,以達到舒適、愜意的旅游要求。首先,從住行上考慮,現橫縣地區已在修建能夠直通南寧市區的高鐵,在高鐵建成后,可以根據客流量大小以及淡旺季之分及時調整車次,以保證能夠滿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同時,橫縣當地政府可以連接本地值得游玩的景點,設置景點觀光車,減少通勤時間,讓游客能夠有機會以最便捷的方式從一個景點抵達另一個景點。此外,政府應該規范管理當地住宿情況,并且定期監管政策落實情況,為游客提供一個舒心的住宿環境。同時,根據游玩景點的布局安排以及游客出行的行程安排,設置相應數量的休閑小憩區域,讓游客能夠在旅游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其次,提高當地人的素質水平,尤其是服務行業人員的素質水平。通過開展培訓等方式杜絕服務態度不端正、怠慢游客的事件發生。最后,當地政府可以在每個景區設置意見反饋箱或相關的反饋通道二維碼,這種方式可以讓游客在遇到不愉快事件的時候及時反饋,也能夠幫助相關部門準確、快速地進行整個,以繼續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后,橫縣茶園的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多與橫縣旅游局密切合作,通過各種傳媒工具對橫縣茉莉花茶產品進行宣傳,讓國內外游客了解橫縣茉莉,激發他們旅游的潛在欲望(李麗 2012)。
近年來,橫縣茉莉花和生態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茉莉花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正處于紅火階段,橫縣當地應該抓住這個發展機遇,通過注重茉莉花文化與當地特色相結合,積極開發茉莉花特色旅游項目,提高當地旅游接待設施水平,促進特色農業與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等方式推動橫縣的生態旅游發展,最終達到促進當地綜合經濟發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