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暑期進社區,播撒道路安全“種子”
2025年8月20日至8月21日,一位身著紅馬甲的大學生志愿者活躍在五礦社區的街頭巷尾,他通過知識宣講、情景模擬、隱患排查等形式,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安全同行”道路安全實踐活動,為社區居民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暑期安全“禮包”。
此次實踐活動由一位來自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與五礦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合作完成,針對社區老年人多、兒童占比高的特點,精心設計了系列宣傳方案。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調研,梳理出社區內電動車違規載人、消防通道停車、路口盲區等8類高頻安全隱患,為精準宣傳打下基礎。
街頭勸導環節中,工作人員分組在小區出入口、學校周邊等重點路段開展文明引導。遇到未佩戴頭盔的騎行者,他們耐心講解防護知識;發現亂停亂放的車輛,主動聯系車主并協助規范停放。
“以前總覺得小區里開車不用太講究,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才知道,家門口的盲區最容易出危險。”社區居民說。據社區居委會統計,活動期間社區內居民騎行電動車過程中均規范佩戴頭盔,車輛亂停放數量顯著下降。
負責此次實踐活動的同學表示:“這次活動讓我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更感受到基層安全治理的重要性。未來我們會把實踐中總結的‘宣傳口訣’‘隱患地圖’留給社區,讓安全意識持續傳遞。”
五礦社區工作人員對同學的表現給予了優秀評價,“善于統籌與刻苦努力”,并表示希望其在以后也有機會來到社區進行更多實踐。社區工作人員的認可,是對同學暑期實踐活動的表現及成果的最好肯定。
這場在社區道路間完成的實踐,既是長安大學“弘毅明德 篤學創新”校訓的鮮活注腳,更讓青年學子在道路與安全的交融中增長個人才干,為學生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實踐報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