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厚植青年學子家國情懷,助力鄉村紅色文化傳承,6.24皖江工藝術設計學院小隊“三下鄉” 實踐團隊走進 巢湖市三勝村開展紅色文化調研與實踐活動,以青春力量激活鄉村紅色基因。為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以藝術力量賦能鄉村發展,近日,皖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團隊赴安徽省巢湖市銀屏鎮三勝村開展“藝繪沃野,匠韻興農”主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勘察、紅色研學、生態保護與助農服務,在沃野間書寫青春擔當。
勘察村落風貌,錨定實踐方向
抵達三勝村后,團隊首先開展村落勘察工作。成員們沿著鄉間小路走訪,與村干部、村民親切交流,詳細了解村莊的自然風貌、產業布局、文化底蘊及發展需求。從錯落有致的民居到成片的農田果園,從村頭的老槐樹到蜿蜒的鄉間溪流,團隊成員認真記錄著村莊的每一處細節,為后續開展藝術創作、助力鄉村建設積累了第一手資料,也讓實踐方向更加貼合村莊實際。
漫步初心廊,傳承紅色基因
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團隊來到村內的“初心廊”開展紅色文化學習活動。初心廊內,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一段段感人的革命故事,生動展現了三勝村在黨的領導下走過的奮斗歷程。團隊成員駐足聆聽,不時交流感悟,深刻體會到老一輩黨員干部扎根鄉村、服務群眾的初心與使命。大家表示,要將這份紅色精神融入到實踐活動中,以實際行動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
守護巢湖生態,踐行環保擔當
三勝村緊鄰巢湖,保護巢湖生態是村莊發展的重要課題。團隊專門組織了“湖邊垃圾拾撿”活動,成員們帶著垃圾袋,沿著巢湖岸邊仔細清理塑料瓶、廢紙等垃圾。炎炎烈日下,大家分工協作,不怕臟不怕累,經過數小時的努力,岸邊環境煥然一新。此次活動不僅改善了巢湖沿岸的生態環境,更通過實際行動向村民傳遞了環保理念,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守護巢湖的行動中來。

走進田間菜地,體驗農耕辛勞
離開湖邊后,團隊來到村內的露天菜地。在農戶的指導下,隊員們挽起衣袖、腳踩泥土,參與除草、松土、澆水等農活。看似簡單的勞作,實則充滿技巧——拔除雜草時要避免傷及菜苗根系,松土需掌握深淺力度以利作物呼吸。汗水浸濕衣衫,卻讓隊員們真切體會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深意,也更理解農民的辛勞與土地的珍貴。
深入水果大棚,助力農產增收
實踐活動的重要一環是走進村內的水果大棚開展助農服務。大棚內,鮮甜多汁的大西瓜、色澤鮮亮的圣女果掛滿枝頭,一派豐收景象。團隊成員迅速投入工作,有的協助村民采摘成熟的水果,小心翼翼地將果實放入筐中;有的幫忙分揀、包裝,按照標準將水果分類整理;還有的利用自帶的設備拍攝水果特寫,編寫推廣文案,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助力農產品宣傳銷售。村民們看著忙碌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連連稱贊大家的到來為大棚增添了活力。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以“藝繪沃野,匠韻興農”為主題,在三勝村的土地上留下了青春的足跡。通過勘察、學習、實踐,團隊既深入了解了鄉村發展的現狀,也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動能。未來,團隊將繼續整理實踐成果,將藝術創作與鄉村需求相結合,讓“匠韻”真正服務于“興農”,為三勝村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終審:李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