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強調,要全方位織密扎牢校園安全防護網,推動安全教育常態化,提升師生安全素養。
在這一背景下,2025 年 6 月 16 日至 18 日,皖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守護童心夢・共繪平安路” 實踐團隊帶著熱忱與責任,走進馬鞍山市姥橋鎮蓓蕾幼兒園,開展了一場以 “安全教育” 為核心的助教實踐活動,為鄉村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圖一:團隊合照)
一、精心籌備,夯實助教基礎
活動前期,團隊與蓓蕾幼兒園 3 個班級教師深入座談,精準對接需求。
調研發現,小班幼兒對 “紅綠燈” 印象模糊,中班幼兒雖能說出簡單安全規則,但理解膚淺。據此,團隊因材施教,設計差異化教學內容:小班側重 “看圖識安全”,以直觀圖片培養基礎安全認知;中大班則增加 “安全情景模擬”,提升安全意識與應急處置能力。
團隊充分發揮藝術設計專業優勢,定制教具。手工制作卡通安全標識填色卡、安全知識問答卡等,色彩鮮艷、圖案可愛,吸引幼兒注意力。同時,采購可水洗顏料、安全主題繪本及適配幼兒認知水平的安全教學短片,為實踐增添藝術魅力。
根據成員專業特長與個性特點,團隊明確分工:教學輔助組協助教師整理課堂秩序、分發材料,引導幼兒完成安全標識繪畫;互動引導組播放教學視頻、組織討論及設計 “有獎知識問答” 游戲,調動氛圍;記錄宣傳組用多媒體手段捕捉課堂瞬間,每日反饋幼兒參與度,以便總結經驗、調整流程。
二、深度融入,推進實踐活動
三天實踐里,團隊成員以 “助教” 身份融入幼兒園生活,從晨間接待到課堂輔助,再到戶外看護,全程配合教師工作,成為教學得力助手。
課堂教學輔助中,通過安全標識繪畫、教學視頻、有獎知識問答等方式營造生動課堂氛圍。PPT 環節重點講解防溺水知識,播放 “安全過馬路” 和 “安全用電” 視頻時,引導幼兒思考,幫助其內化安全規則。
互動游戲組織上,互動引導組設計 “有獎知識問答” 游戲,緊扣教學內容,如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以獎勵機制調動幼兒積極性,鞏固安全知識。
安全標識繪畫環節,教學輔助組引導幼兒根據年齡段分別畫紅綠燈、斑馬線或 “禁止游泳” 標識并添加場景,幼兒在繪畫中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部分作品被張貼展示,成為安全宣傳素材。


(圖二、三、四:安全教育示范課)
三、成效顯著,教育落地生根
活動旨在提升幼兒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通過多種教學方案取得顯著成效。
視頻與 PPT 互動中,防溺水知識講解用圖片展示危險場景,引導幼兒思考正確做法;交通安全教育播放視頻,引導幼兒明確交通規則;用電安全教育通過畫面提問,幫助幼兒建立安全認知。
有獎問答互動緊扣教學內容,圍繞防溺水、過馬路、用電安全設計題目,幼兒在搶答中加深安全知識記憶。
安全標識認識與繪畫互動強化視覺記憶,幼兒在繪畫中熟悉安全標識,多數作品能準確體現標識意義,活動后老師反饋幼兒安全知識掌握明顯提升。

(圖五、六:教學實踐過程)
四、實踐啟示,價值雙向傳遞
對幼兒教育而言,活動注入新鮮活力,豐富安全教育形式與內容。采用互動教學、創意活動、趣味游戲等多元形式,貼合幼兒認知特點,讓安全教育更生動有趣、卓有成效,得到幼兒園教師高度認可。實踐證明,“具象化、趣味化” 安全教育模式更具優勢,未來可將藝術元素更多融入幼兒安全課程。
對高校實踐而言,本項目為 “基層服務踐行” 類活動提供 “專業賦能基層” 創新樣本。藝術設計專業能力與幼兒園需求高度匹配,發揮學生專業特長,使實踐活動更具專業深度與價值,避免 “形式化公益” 弊端。高校社會實踐活動應立足專業優勢,精準對接基層需求,實現教育與實踐有機融合。
對團隊成員來說,實踐提升溝通能力、耐心與責任心,使其深刻理解 “基層服務” 內涵 —— 融入與共建。志愿者學會用簡單方式傳授知識,用耐心愛心關懷孩子,認識到教育本質是雙向奔赴,是知識與愛心共同傳遞。
(圖七:教學實踐過程)
五、展望未來,持續貢獻力量
未來,團隊將細分教學模塊,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認知差距,增加自我保護內容與應急處理知識,實現個性化教育。
團隊計劃與蓓蕾幼兒園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簽訂 “實踐合作基地” 協議,定期開展相關活動,將單次實踐延伸為長期協同育人項目,實現校地合作共贏。
此外,團隊將聯合幼兒園教師編寫《幼兒安全趣味教學手冊(藝術版)》,系統總結提煉實踐經驗,形成可復制推廣的 “安全 + 藝術” 助教模式,推動幼兒安全教育事業發展,讓藝術設計專業優勢在更廣教育領域發揮作用。
此次活動,團隊用專業所長輔助幼兒教學,用真誠態度傳遞安全知識,為幼兒園注入新活力,助力高校學子在服務基層中成長。未來,團隊將繼續秉持 “實踐育人、服務社會” 理念,讓青春力量在基層教育沃土中綻放,為鄉村教育事業貢獻青春力量,讓藝術與教育融合之花絢爛綻放于鄉村田野。
在采訪中,幼兒園教師表示:“此次實踐活動為我們教學注入新活力,孩子們對安全標識有了深刻認識,還把知識帶回家,讓我們看到他們的成長。” 團隊成員也分享道:“這次活動很有意義,我們不僅傳授知識,更從孩子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看到他們認真學習,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幼兒家長則反饋:“孩子回家后主動分享安全知識,講解紅綠燈和斑馬線用法,讓我們看到幼兒園和大學生們的用心,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在教育部強調加強校園安全防護和安全教育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此次皖江工學院的實踐活動無疑是積極響應號召的生動實踐,為推動鄉村教育事業特別是安全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高校社會實踐活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編輯人: 余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