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暑期的陽光灑滿如皋市的社區角落,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七彩能力樹” 活力筑夢志愿服務隊的身影格外亮眼。2025 年 7 月,這支充滿活力的團隊深入多個社區,將民俗文化、科技知識與愛心服務融入暑期教育,為當地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成長盛宴,讓這個夏天充滿知識的溫度與實踐的樂趣。
在桃林社區農家書屋,一場 “傳承民俗工藝,點亮文化童心” 的活動喚醒了孩子們對傳統的熱愛。端午香囊制作環節,彩紙、彩線、艾草等材料整齊擺放,志愿者金奕蒙用生動故事講述端午節與香囊的淵源,“屈原的品德如香料般馨香,艾草能守護健康”,簡單的話語讓傳統文化變得鮮活。朱希妤、龐一萱等志愿者穿梭在孩子中間,協助他們折疊、裝料、纏線。尤成誠為爺爺制作香囊時的認真,葛雅涵繪制生肖圖案的專注,吳一昀克服纏線困難后的喜悅,構成了民俗傳承中最溫暖的畫面。而青花瓷設計活動則讓孩子們化身 “小小工匠”,龐一萱講解龍紋、纏枝紋的吉祥寓意,吳一昀畫小魚游水,范翔睿創作 “不敗花盤”,朱九輝描繪仙鶴載愿,白盤藍紋間,傳統美學與童真創意完美融合。
科技的種子也在社區青少年心中悄然發芽。城南花苑社區的科技主題活動中,VR 技術成為孩子們探索世界的 “神奇眼鏡”。志愿者柳顏先通過動畫科普 VR 原理,再指導大家制作簡易 VR 眼鏡。面對鏡片組裝的難題,柳顏耐心示范,最終每組孩子都成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 VR 設備。當孩子們戴上眼鏡觀看 360° 過山車視頻時,驚呼聲、笑聲不斷,馮義辰小朋友更是立志 “開發治療近視的 VR 設備”。紙飛機實踐課同樣精彩,志愿者孫鮑瑞用模型拆解重力、升力等物理概念,針對孩子提出的 “飛機總轉圈” 問題,演示機翼微調技巧。飛行競賽環節,孩子們積極調試機翼弧度與配重,吳雨桐的 “雙三角翼” 設計奪冠,在實踐中深化了對科學原理的理解。
愛心服務則為雙職工家庭撐起了 “暑期保護傘”。桃北村村委會的公益課堂以 “解決雙職工家庭暑期看護難題” 為目標,開設記憶訓練與創意寫作課程。“記憶魔法課” 上,龐一萱的 “諧音記憶法” 讓八國聯軍名稱變得易記,“圖像記憶法” 讓《尋隱者不遇》背誦準確率達 100%;“魔方故事會” 中,楊麗用彩色骰子引導孩子組合故事要素,第三小組創編的 “外星人小花月球遇兔” 故事贏得滿堂彩。此外,桃北社區的 “美麗地球” 與 “健康飲食” 主題活動,通過環保知識問答、垃圾分類模擬、食品安全童謠誦讀等形式,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儲備,又培養了良好習慣。
從民俗文化的浸潤到科技知識的啟蒙,從學習能力的提升到生活習慣的培養,南京財經大學 “七彩能力樹” 志愿服務隊以多元化的暑期教育活動,為如皋社區青少年帶來了全方位的成長體驗。志愿者們用專業與愛心,將知識轉化為趣味,將責任融入行動,讓這個夏天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寶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