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千年文脈,傳承紅色基因——山西大同大學計算機與網絡工程學院“三下鄉”實踐團走進大同博物館、云岡石窟與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近日,山西大同大學計算機與網絡工程學院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先后赴大同市博物館、云岡石窟與靈丘縣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開展以“賡續歷史文脈,砥礪奮進初心”為主題的系列教育實踐活動。
在大同博物館,同學們系統了解了大同作為北魏都城、遼金陪都的輝煌歷史,通過豐富的文物陳列與數字化展陳技術,感受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演進歷程。隨后,團隊來到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實地觀摩這一融匯中西藝術精華的佛教石窟群。雕刻精湛的造像、宏大的建筑布局和跨越千年的藝術語言,使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包容性與卓越創造力。
最后一站,團隊奔赴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在莊嚴的展廳中,隊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回顧八路軍首戰大捷的歷史瞬間。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真實再現了烽火歲月中革命先輩不畏強敵、英勇奮戰的感人故事,激發了同學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歷史使命感。
此次融合歷史、文化與革命精神的多點實踐,不僅拓寬了學生視野,更強化了其民族認同與文化自信。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計算機與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更應主動承擔起用現代科技守護歷史文化、傳播紅色基因的時代責任,努力將專業所學與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相結合,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