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實踐日志:青春解碼紅色基因,賦能時代擔當
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25年8月13日的實踐活動,成為大學生暑期實踐的生動注腳。來自各地的青年學子,以青春之姿解碼紅色基因,在沉浸式體驗中筑牢信仰根基,賦能時代擔當。
一、課題研討啟新篇,團隊協作聚合力
在綜合樓301會議室,團隊成員圍坐,開啟課題研討。王麗娟老師作為“紅色引路人”,梳理團隊實踐脈絡——從挖掘井岡山詩詞底蘊、解讀油畫背后的革命故事,到設計實地訪談問卷、統籌素材收集與視頻剪輯,將任務細化到“一詩一畫一故事”。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綜合樓前,第七期井岡山·中國夢暑假實踐團舉行集體合解儀式。在基地老師指引下,成員們列隊整齊,面向五星紅旗莊嚴敬禮。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紅色基因,在這一刻注入青春血脈,讓“傳承”從理念化作行動。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二、革命后代話初心,紅色故事潤青春
下午“致敬傳承革命后代話初心”訪談教學在基地開講。張浩琳主持,蘆繼兵(夏川同志兒子)、老坦克兵(陸軍裝甲兵學院)、張旅天(張盛鈺同志兒子)三位嘉賓,帶著歷史溫度講述先輩故事。蘆繼兵回憶18軍進藏:1950年,西藏地方政府曾擔憂“大軍進藏加重負擔”,但18軍以“不吃地方”踐行承諾,修筑康藏公路時,官兵們在高寒缺氧中開路,用血肉之軀架起“天路”。藏族同胞從稱解放軍“新漢人”,到世代銘記這份恩情,讓基地里的“軍民魚水情”不再是文字,而是真實可觸的歷史傳承。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三、國防宣講筑信仰,課題深化啟新程
晚上國防教育和衛國戍邊宣講在基地點燃思想火炬。張云惠以“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為題,詮釋奮斗需“志存高遠、堅韌實干”;黃建成解讀“新質戰斗力”,剖析國防現代化的底層邏輯。宣講后,肖建兵老師與團隊骨干圍坐,逐一審視課題雛形。從短視頻腳本的“紅色敘事”,到雙語講解的“文化適配”,再到紅色詩詞、油畫與歷史事件的融合,老師們精準把脈,敲定“以短視+雙語為翼,講好基地紅色故事”的方向。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這一日,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見證青春與紅色基因的交融。青年學子在基地解碼紅色基因,讓革命傳統教育“活”在實踐里。未來,他們將帶著基地賦予的信仰力量,以青春之姿傳承紅色基因,賦能時代擔當,讓井岡山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