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實踐:在紅土地淬煉青春,傳承革命傳統
夏日的井岡山,翠柏蔥蘢,紅色熱土正以獨特的方式,迎接一群懷揣熱忱的大學生。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25年的暑期實踐,成為青春與革命傳統交融的生動課堂,在新時代青年心中激蕩起奮進的浪花。
清晨,細雨如絲,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大學生實踐團成員們,步伐沉穩地向陵園行進。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出行,而是一場青春與歷史的莊重對話。大學生們低頭沉思,追思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吳昕燁同學作為領誓員,帶領眾人宣誓。這肅穆的儀式,是實踐的開篇,讓革命先輩的精神,在年輕心靈中埋下第一粒種子。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踏入小井紅軍醫院舊址,講解老師的聲音帶著大學生們穿越回井岡山斗爭的烽火歲月,剖析“打仗苦、生活苦、傷病苦”背后的堅韌與信仰。在這里,“堅定信念”化作一個個鮮活事例,成為當代青年理解革命傳統的生動教材。在大井毛澤東故居的殘墻斷壁間,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帶隊老師簡短介紹后,大學生們將鏡頭對準彈痕累累的墻壁,拍攝紅色短視頻,參觀紅軍戰士故居,觸摸留存的生活印記,想象當年的艱難與堅守。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綜合樓201教室,學編紅軍草鞋的課程熱鬧又莊重。劉文強老師耐心講解技法,大學生們從穿草鞋的體驗,過渡到親手編織。穿針引線間,手掌的酸痛,讓他們更深刻體會革命先輩長途跋涉的艱辛。從“了解草鞋”到“制作草鞋”,大學生們觸摸的不僅是物件,更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內核。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夜幕降臨,1號報告廳的紅歌教學,點燃了青春的熱情。簡玉塋、劉小如老師帶領大學生分組,學唱《映山紅》《歌唱祖國》。“若要盼得紅軍來,嶺上開遍映山紅”,唱出對信仰的堅守;“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與擔當。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大學生暑期實踐是一場深度的“革命傳統沉浸式傳承”。從陵園祭英魂的莊重,到小井醫院解碼精神的震撼;從大井舊址叩問歷史的沉思,到編草鞋傳承傳統的實踐,再到紅歌教學傳揚精神的熱忱,基地用豐富的形式,讓革命傳統全方位浸潤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