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沃土紅耕,青春善治”實踐團赴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撥云嶺村開展調研,通過走訪民宿產業、參與田間勞作、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探究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路徑,近距離感受深山村落的振興活力。
村黨支部牽頭破解發展瓶頸,昔日崎嶇山道變身6米水泥路,伊河大橋架起對外聯系紐帶。依托交通改善,村集體建成元亨客棧,以“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年創收12萬元;引入撥云牧野高端民宿,通過“村集體+創業者”合作,將云海景觀轉化為經濟優勢,民宿年接待量穩步增長。430畝桃園里,13個品種的桃子錯峰成熟,帶動70余名村民就業,今年初產即達6萬斤。

治理效能的提升讓村民獲得感倍增。村里推行“4+2工作法”,重大事項經“支部提議、群眾決議”后實施,33名黨員包聯97戶群眾,政策傳達、矛盾調解全覆蓋。黨群服務中心內,村史館、圖書館等設施齊全,“云禮”系列特產年銷超50萬元。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4名保潔員日清垃圾,禁養禁燒讓村莊常年整潔,獲評“五星支部”創建示范村。

面對水資源成本高、旅游淡旺季差異等挑戰,村兩委積極破局:爭取專項資金補貼水電費,規劃溫泉項目平衡客流,聯合專業機構開展電商培訓。創業者宇民歡的桃園與科研機構合作改良品種,民宿經營者探索手工皂制作等特色體驗,多元業態豐富著“農文旅”融合鏈條。

“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上。”村支書楊來法的話道出關鍵。如今的撥云嶺,集體經濟年收入穩步增長,鄉風文明新風拂面,正朝著“三年收入翻番”的目標穩步邁進,書寫著大山深處的振興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