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薪火實踐團龍砂問道隊走進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拜訪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泰州市名中醫葉平主任,圍繞“重元氣、調脾胃”的臨床心法與流派現代化路徑展開調研,探尋中醫古老智慧在現代慢病與疑難病診療中的破局之道。
01借太陽:天道——地道——人道的宇宙處方

葉平主任開篇即援引流派箴言“借太陽”,闡釋“三陰三陽開闔樞”與“三才同調”的核心病機觀。他以2019年震顫31年患者為例,依“太陰濕土司天,少陽相火在泉”之天象,立“五氣同調”之綱,三日熄風止顫。龍砂流派認為,抓住“司天——司人——司病”之“龍脈”,即可同步調諧人體小宇宙與銀河大宇宙,實現“天人合一”。
02科技賦魂:古法心法的現代手法
除傳統湯劑之外,龍砂門診已全面引入顆粒劑、智能煎藥系統及五年體質大數據追蹤曲線。葉主任指出:“古法是心法,科技是手法;工具迭代,道心不變。”借助AI與大數據,“龍脈”在現代血管中實現了可視化、可量化和可傳承。
03青苗工程:把宇宙種進下一代心里
訪談尾聲,葉主任提出“系統打底、三修并進、內證體悟”的三重期望:
1.系統打底——深研《易經》至《韓非子》,以文化底蘊廓清龍脈;
2.三修并進——修德、修心、修術合一,駕馭AI而不失岐黃本真;
3.內證體悟——靜坐至“身心與銀河同頻”,方知“整個宇宙都在方藥里”。
他寄語青年學子:“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宰相謀國,醫者謀宇宙。”
結語

草木一秋,龍砂千秋。實踐團離院之際,帶走的不僅是龍砂方藥,更是一把鑰匙——既可啟封明清醫案的沉香木匣,亦可解鎖量子時代的醫療困局。當AI煎藥機翻滾黃芪、黨參;當大數據曲線記錄太陰濕土軌跡,龍砂傳承的終極意義在于:讓每一株草藥都記得自己曾在銀河里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