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永鑄薪火相傳——攀枝花學院基礎醫學院師生赴北川開展紅色醫療溯源活動
攀枝花學院基礎醫學院學生代表一行前往綿陽北川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開展"紅色醫路"社會實踐。鄧垣霞、李卓聰同學懷揣著對醫學事業的赤誠之心,開始了這次意義非凡的溯源之旅。
追尋:戰火中的白衣天使
踏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時光仿佛倒流到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中,隊員們凝視著展柜里那些簡易卻珍貴的歷史物件:一把銹跡斑斑的手術剪刀、一盞煤油馬燈、一個褪色的醫藥箱......每一件文物都在訴說著戰地醫者救死扶傷的動人故事。
"最讓我震撼的是那張用門板搭成的手術臺。"鄧垣霞同學說,"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前輩們依然能夠完成復雜的手術,這需要多么精湛的醫術和堅定的信念!"


(以上圖片為綿陽北川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內部陳設 李卓聰攝)
感悟:永不褪色的醫者仁心
在遺址現場,講解人員為隊員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醫學人文教學。她指著一處復原的病房場景說:"在這里,曾經有無數醫者日夜守護傷員。沒有先進的設備,他們就靠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經驗;缺少藥品,他們就上山采藥自制中藥。這種攻堅克難、勇于創新的精神,至今值得我們學習。"
李卓聰同學在實踐筆記中記錄道:"透過這些歷史的痕跡,我看到了醫者仁心的最好詮釋。在那個特殊年代,白衣天使們用智慧和勇氣書寫著對生命的敬畏,這份初心穿越時空,依然熠熠生輝。"
傳承: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師生們在遺址廣場積極交流。講解員感動地說:"紅色醫療精神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是時代的召喚。作為新時代醫學生,你們要傳承好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將其轉化為刻苦學習、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
隊員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感悟。鄧垣霞表示:"這次實踐讓我更加堅定了學醫的初心。將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會記得今天在這里感受到的那份堅守與擔當。"李卓聰接著說:"我們要學習革命醫者精益求精的技術追求和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努力成為有溫度、有本領的醫務工作者。"
啟航:書寫新時代醫路華章
最后,李卓聰同學總結道:"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歷史的追尋,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希望我們都能將今天的感悟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在醫學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刻理解了紅色醫療精神的時代內涵,增強了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大家表示,要將革命醫者的崇高精神融入日常學習,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隊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前合影 李卓聰供圖)
(通訊員鄧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