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學院“潁火相傳”暑期三下鄉實踐
傳承雪楓精神,爭做追光好少年——巢湖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潁火相傳”實踐團
為引導青少年銘記革命歷史、傳承英雄精神,7月10日,巢湖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潁火相傳”紅色文化傳承實踐團進行了一場以彭雪楓將軍事跡為核心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近日舉行。活動通過故事講述、道具展示、互動體驗等豐富形式,讓現場青少年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與精神力量,在心中播下紅色信仰的種子。
三張“紅色名片”,再現英雄傳奇
活動以“拂曉之光”為主線,通過三個生動篇章,還原彭雪楓將軍的革命足跡。團隊成員講述了1938年彭雪楓將軍在河南破廟創辦報紙的故事。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革命先輩用滾輪手工印刷、鍋底灰調制油墨,讓《團結起來,鬼子必。 返膮群皞鞅樗姆。“思想覺醒比子彈更重要”的理念,通過老鄉舉著火把爭相傳閱報紙的場景,深深烙印在青少年心中。現場還發起“空中書寫光明詞匯”互動,“勇氣”“希望”“團結”等字眼在指尖流轉,成為青少年對革命精神的直觀理解。
團隊成員生動還原了彭雪楓將軍拒絕戰士進門避雨、堅守紀律的故事,“門一開,軍心就垮了”的話語擲地有聲。通過“為何不開門反而贏民心”的深度討論,青少年深刻領悟到“真正的守護,是寧可自己受苦也不碰群眾一粒米”的軍民魚水情,理解了人民軍隊紀律如鐵的精神內核。
團隊成員介紹,面對日軍騎兵的威脅,彭雪楓將軍賣掉心愛戰馬換來三匹母馬培育戰馬,還設計出比日軍馬刀長10厘米的“雪楓刀”,在洪澤湖大戰中重創敵人。兩名學生上臺模擬刀戰,直觀感受杠桿原理在實戰中的應用,也體會到革命先輩在困境中創新破局的智慧與勇氣。
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紅色基因代代傳
孩子們紛紛表示“彭爺爺,您沒看到的黎明,我們替您見證!”的童聲,彰顯新一代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的決心。此次主題教育活動,以可觸、可感、可參與的形式,讓紅色歷史“活”起來,讓英雄精神“傳”下去。參與活動的青少年紛紛表示,將以彭雪楓將軍為榜樣,把紅色精神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