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幼專志愿服務隊進社區:紅色文化潤童心
2025年7月1日,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童行志愿服務隊走進安徽省合肥市紅旗社區,開展為期一天的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本次活動以"傳承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教育"為主題,通過繪本共讀、紅歌傳唱、紅色情景劇、創意手工等四大環節,為社區50余名兒童帶來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
圖為志愿者講解繪本。張妍通訊員供圖
在繪本共讀環節,志愿者精心準備了《小蘿卜頭》革命題材繪本。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述,將小蘿卜頭在獄中堅持學習、機智勇敢的故事生動呈現。"原來小蘿卜頭在監獄里還用樹枝當筆學習,我現在有這么好的條件,更要努力學習。"一名三年級學生在分享環節這樣說道。志愿者還引導孩子們對比今昔學習環境,感悟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圖為志愿者領唱。張妍通訊員供圖
紅歌傳唱環節在《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旋律中拉開帷幕。志愿者首先講解歌曲創作背景和象征意義,然后分句教唱,重點糾正發音和節奏。孩子們手舉紅旗,神情莊重,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唱出對祖國的熱愛。"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學會唱這首歌,我要唱給爸爸媽媽聽。"一名幼兒園大班小朋友驕傲地說。
圖為志愿者指導孩子們排練。張妍通訊員供圖
紅色情景劇《金色魚鉤》的排演將活動推向高潮。志愿者們提前準備了簡易道具和服裝,將孩子們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扮演老班長、小戰士等角色。從臺詞發音到動作表情,志愿者逐一指導,幫助孩子們理解長征途中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最終登臺表演時,小演員們真摯動人的表演讓現場家長頻頻鼓掌。
圖為志愿者們協助孩子們進行創作。張妍通訊員供圖
創意手工環節以"我心中的黨"為主題。志愿者首先通過圖片展示和實物講解,介紹黨旗、國旗、五角星等標志的象征意義。隨后分發畫紙、彩筆、黏土等材料,引導孩子們自由創作。有的孩子用紅色畫紙剪出黨旗圖案,有的用黏土捏出五角星,還有的畫出天安門廣場升旗場景。作品展示環節,每個孩子都自豪地介紹自己的創作理念。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接受紅色文化熏陶,也為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了實踐平臺。"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理解了師范生的責任與使命。"活動負責人表示,服務隊將建立線上輔導群,定期推送紅色故事音頻,持續開展學業幫扶,將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