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紅色血脈,青春賦能鄉土
為響應大學生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到延安去--三秦學子圣地行”專項實踐活動號召,引領廣大三秦學子牢記“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殷切囑托,延安大學“綠政新村·童心未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赴延安市寶塔區河莊坪鎮趙家岸村進行走訪調研。以實際行動服務鄉村發展,彰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一、探秘產業鏈,感知現代化
實踐隊深入河莊坪創新創業產業聯盟,實地考察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情況。據聯盟負責人介紹,聯盟下轄15個行政村,已有11條特色產業鏈,涵蓋特色養殖業、特色種植業、民宿文旅、電商物流、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聯盟還特別注重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服務流程化的推行。在產業基地建設中,引入壟栽培技術、真空管太陽能集散熱技術等現代農業技術;在生產環節,推廣水肥一體化、溫控系統等設備,讓農業生產像工業流水線一樣可控。通過調研,隊員們直觀感受特色農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產業鏈延伸,深刻理解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基層實踐。
二、對話新農人,體悟擔當魂
人才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員發現,在產業聯盟有多位“新農人”積極投身家鄉建設,他們中涵蓋事業有位的企業負責人,自學成才的返鄉創業者以及投身家鄉建設的高校畢業生。他們放棄安逸生活,帶著新理念、新思想、新技術與土地達成雙向賦能,與鄉村發展融為一體,推動產業升級,重塑鄉村發展形態,為鄉村振興注入自身力量。通過對話,實踐隊員深刻認識到人才對鄉村振興的關鍵作用,體悟新農人返鄉創業的責任擔當——他們以技術賦能農業現代化、以理念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推動者。
三、走訪百姓家,體察民生暖
實踐隊員深入田間地頭,村民院落,了解當地群眾生活情況,圍繞鄉村振興,“千萬工程”等關鍵議題深度走訪調研,用心傾聽人民呼聲。在走訪過程中,實踐隊員發現,村中文化活動廣場配備健身器材,且村中不定時舉辦“村晚”,展現文明鄉風的新風尚。政府扶持引入作物新品種,傳授村民種植技術,授人以漁。通過走訪,實踐隊員深切體會到,鄉村振興不僅帶來了產業發展,更切實改善了民生福祉,讓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此次實踐使隊員們深刻認識道:鄉村振興的道路,正是青年擔當的舞臺;基層大地的需求,恰是青春奮斗的方向。作為延安精神的傳承者,青年學子當以“久久為功”的擔當,以專業所學服務鄉村所需,將個人理想融入鄉村振興的時代洪流之中。
三下鄉推薦
- 情牽暖童心 逐光伴孩行
- 在暑假生活中,利用自己的假期在社區街道辦事處教導孩童功課以及一些折紙技巧和滅火器使用方法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