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陽悄悄減了幾分熱度,支教團的教室里卻藏著數不清的小驚喜。第九天的故事,從一把會“抓”紙片的梳子開始,到一封封帶著鉛筆印的信,再到一首期待明天的歌,每個瞬間都像裹了層蜜糖,甜得讓人想揣進兜里。
靜電實驗課上,梳子成了“魔法棒”。老師剛用它梳過頭發,碎紙屑就像聽話的小精靈,“撲棱棱”粘上來。孩子們的小手忙個不停,有的對著頭皮蹭梳子,有的追著被吸起的紙片跑,教室里滿是“我的也能行”的雀躍——原來科學就藏在梳頭發的小動作里呀。

化學課變成了“蛋糕實驗室”。老師說,面粉變成松軟蛋糕的秘密,是酵母在“偷偷呼吸”,雞蛋在“使勁膨脹”。“怪不得餅干那么香!”一個肉肉小男孩托著下巴感嘆,仿佛已經聞到了烤箱里的甜香,惹得大家都跟著咽口水。

最讓人心里發暖的,是那些“會說話的信”。寫信課上,鉛筆尖在紙上“沙沙”游走,孩子們把心里話全抖了出來,有的在信尾畫了顆星星,說“就像老師的眼睛一樣亮”。這些帶著橡皮屑的信紙,是孩子們偷偷準備的“離別禮物”,藏著好多好多舍不得說的話。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像剛發芽的小苗,帶著最直愣愣的真誠,看得老師眼睛都潤潤的。

下午的自習課安安靜靜,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像小螞蟻在搬糧食。可一到排練《明天會更好》,教室里就像撒了把糖,瞬間甜滋滋、亮晶晶的。“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孩子們的聲音脆生生的,像剛剝開的橘子瓣。手勢舞練了一遍又一遍,小手舉起來像要夠天上的云,擺成星星的樣子時,連指尖都透著認真。“老師你看,我這個動作標準嗎?”練得手心冒汗,也舍不得歇一歇。
傍晚,一場匯演讓鄉下和鎮上的支教老師們有了團聚的機會,久別重逢的小伙伴們抱在一起,你拍我一下,我戳你一下,笑容異常燦爛。大家擠在田間小路拍照、錄視頻,擠在一起笑。

第九天的故事里,靜電會跳舞,蛋糕會長大,信里藏著小秘密,連陰天都擋不住青春發光。就像孩子們唱的那樣,明天一定會更好,因為今天的每一份認真和溫暖,都在悄悄發芽呢。
(文/路萍,圖/郭秀秀,路萍,初審/郭秀秀,終審/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