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 “尊老愛幼” 的美好思想,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提高學生和老年人的安全意識,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進兩代人之間的交流與理解,7月16日,山東女子學院健康養老學院“向陽為老”志愿服務隊一行前往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圣水峪鎮西仲都村,通過人生規劃宣講、防溺水宣講和防暑宣講,為當地老人和兒童帶去了關懷與陪伴。
規劃作舟,夢想駐留
為引導兒童們看見自己的閃光點,學著給未來定下坐標,讓腳下的路走得更清醒、更堅定。志愿者們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把“人生規劃”從抽象的概念里拉出來,變成身邊觸手可及的道理。他們鋪開成長階段圖,細細講:“小學時養好小習慣,中學時多試試興趣,大學時往專業里鉆,每個階段都有該做的事,就像小樹分階段扎根、長枝、結果。”在互動測試時,屋里滿是笑聲。幾個簡單的問題拋出來,孩子們你看看我、我想想自己,忽然就懂了“原來我是這樣的”。點頭的瞬間,眼里像落了星光,仿佛第一次真正牽住了“自己”的手。志愿者埋下的,是夢想的種子;而規劃與陪伴,正化作晨露,催著這顆種子,悄悄破土。

圖為志愿者帶領兒童進行互動測試環節。郭有利攝
護佑童心,防溺同行
為進一步提高兒童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兒童的判斷和應對能力,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命安全,讓安全意識的種子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為進一步提高兒童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兒童的判斷和應對能力,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命安全,讓安全意識的種子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志愿者們創新采用“展板展示+故事演繹”的形式,將水域安全“六不一會”要點、危險水域識別技巧與溺水急救措施融入生動場景。面對“哪些地方容易藏危險”“落水后該怎么自救”等問題,志愿者們結合真實案例耐心講解,還通過情景問答、動作演示等互動環節,引導孩子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課堂上,孩子們時而專注傾聽,時而舉手搶答,在歡聲笑語中把安全知識記在了心里。

圖為志愿者為兒童開展防溺水宣講。王亞璇攝
夏防送爽,巧言護康
持續的高溫天氣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幫助大家安然度過酷暑,志愿者們開展了一場溫馨而貼心的“夏日送清涼”活動,志愿者們帶著精心準備的圖文手冊來到老人身邊,一場接地氣的防暑宣講熱鬧開講。志愿者們用 “頭暈心慌別大意,趕緊躲涼喝淡鹽”這樣的家常話,把中暑的早期信號和應急步驟講得明明白白;推薦綠豆湯、冬瓜湯等清熱食譜時,特意叮囑“冰飲別貪嘴,晾溫了喝才養腸胃”;提醒老人們 “早出晚歸避烈日,寬檐帽子隨身帶”,連外出遛彎的防曬細節都一一說到。互動環節里,志愿者們笑著解答“空調開 26 度最舒服”“扇子扇久了記得蓋肚巾”等問題,還準備了小問答游戲幫大家鞏固知識。最后,他們將裝著藿香正氣水、清涼油和定制防暑卡片的禮包送到老人手中,卡片上印著社區衛生室的緊急聯系電話。老人們邊翻看手冊邊念叨 “這講解比兒女說的還細致”,陣陣笑聲里,滿是夏日里實實在在的暖心。

圖為志愿者向長者科普防暑知識。王鋮辰攝
此次“向陽為老” 志愿服務隊深入西仲都村,不僅是一次專業技能的實踐與輸出,更是一場溫暖的雙向奔赴。志愿者們將書本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的生動實踐,用青春的智慧和溫度,精準回應了鄉村老年人與孩子們的健康需求。他們為老人送去 “清涼”“安康”與“活力”,也為孩子們帶來 “知識”“歡笑” 與 “陪伴”;既讓長者感受到尊重與希望,也讓孩童觸摸到關愛與溫暖。這場以健康為名的 “青春之約”,在炎炎夏日為西仲都村的桑榆晚景與童稚笑顏都注入了蓬勃的生機與暖意,深刻詮釋了青年一代在服務鄉村振興、弘揚敬老愛幼風尚中的責任擔當與無限可能。這份“青春賦能”的溫暖力量,必將持續滋養這片土地上的 “桑榆之情”與“童稚之趣”。

圖為志愿者與老年人們活動結束后的合影留念。王亞璇攝
(通訊員白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