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學院“長江生態畫廊計劃”志愿服務隊前往黃岡市黃州區西湖街道新港路社區開展了一場為期八天的公益墻繪活動。用畫筆為社區添彩,成功完成十幅生態主題墻繪,讓藝術與公益在長江之畔綻放光彩。
作為長期深耕長江生態保護的青春力量,該志愿服務隊在過去兩年間足跡遍布贛鄂兩地,先后在7個村莊、2個社區及1所學校完成35面生態繪畫創作,以實際行動為長江江豚保護事業注入活力。
活動啟動之初,志愿服務隊與新港路社區聯合召開“繪就長江生態新貌”主題合作啟動會,為此次公益行動奠定堅實基礎。會上,新港路社區書記強調,長江生態保護新篇章的書寫需要凝聚社會各界合力,希望通過此次墻繪合作,以藝術筆觸勾勒長江碧波蕩漾、兩岸綠意盎然的美好圖景,既生動展現生態治理的豐碩成果,更喚醒居民對美好環境的珍視與守護意識。
(團隊負責人與新港路社區書記召開合作啟動會)
此次墻繪創作覆蓋黃州區新港路社區及遺愛園公園核心區域。志愿者們創新采用意象融合手法,在江豚擺尾、水草搖曳等靈動生態元素旁,巧妙融入蓮花綻放的優美圖案,同時搭配“清風吹拂,廉花綻放”等醒目標語。原本單調的墻面由此蛻變為集生態宣傳與廉潔教育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化載體。現場可見,不少居民駐足觀賞時,會主動向同行者解讀畫面中的生態符號與廉潔寓意,讓墻繪成為流動的“教育課堂”。
(志愿者在進行繪畫創作)
活動執行期間,當地日間氣溫持續攀升至35℃以上,高溫導致顏料易干結,給戶外創作帶來不小挑戰。志愿者們無懼酷暑,堅持露天作業;夜幕降臨后,又借著燈光細致打磨細節,同時克服蚊蟲侵擾的困擾。暖心的是,社區環衛工主動送來水桶等工具提供支持,形成公益行動與居民互動的溫情場景,讓善意在協作中不斷傳遞。
(志愿者與環衛阿姨互動)
隨著最后一筆色彩的落下,此次公益墻繪活動圓滿收官。十幅墻繪作品不僅以鮮活的生態畫面傳遞保護理念,更通過廉潔主題標語深化教育意義,既為社區環境增添了別樣藝術氣息,更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守護長江”的生態觀與“崇尚清廉”的價值觀深度融入居民生活,真正實現了“畫在墻上,記在心上”的公益初心。
(部分墻繪作品展示)
撰稿人:戴安
攝影:柯澤熙、趙彭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