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福建福安雲泰假日酒店的會議室里,涌動著青春的熱忱與思想的激蕩。廈門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畬鄉醫韻健康行,廈醫筑夢民族親”實踐隊隆重召開三下鄉實踐總結交流會。這不僅僅是對過往七日行程的回顧,更是一場解碼民族精神、熔鑄青春擔當的思想盛宴。在傅豐文老師的引領下,隊員們深情回望:從革命紀念館的烽火洗禮、畬族村寨的文化交融,到香樟苑的仁心義診——民族融合的血脈深情與抗戰精神的赤誠忠魂,如何深刻啟迪著這群臨床醫學大三學子,將青春誓言融入服務健康中國、挺膺擔當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會議伊始,便凝聚著從歷史深處汲取力量、向未來使命莊嚴進發的厚重氛圍。
圖為老師與實踐隊隊員交流總結場景。黃晨菲 供圖
一、從歷史血脈中汲取擔當之源
傅豐文老師以宏闊視野為交流會定下基調。他深情總結道:此次“畬鄉醫韻”之旅,是廈醫學子一次深刻的精神尋根與文化鑄魂。實踐隊不僅送醫送藥,更在畬漢交融的村落里架起了民族團結的心靈橋梁。傅老師特別強調此行收獲的雙重精神滋養:
民族融合的生動啟示:在畬鄉,隊員們觸摸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鮮活脈搏,理解了尊重文化差異、促進心靈相通,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健康的基石。這份交融共生的智慧,正是未來服務多元背景患者、踐行包容性醫療不可或缺的人文底蘊。
抗戰精神的時代回響:從藍阿嫩“多想勝利,少想犧牲”的箴言,到觀里村阮英平舍生取義的悲壯,再到“五老”后代的堅守奉獻,忠誠、堅韌、奉獻、務實的抗戰精神內核,已深深烙印在隊員心中。傅老師指出,這種精神與醫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高度同頻——它啟示未來醫者:守護人民健康,同樣需要無畏的勇氣、堅韌的毅力、無私的奉獻和務實的創新。他高度贊揚隊員們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力量,嚴謹組織,無私奉獻,正是這份從歷史中汲取的集體力量與責任擔當,澆灌出實踐活動的豐碩成果。
圖為實踐隊隊員分享個人觀點場景。黃晨菲 供圖
二、在基層沃土中印證青春誓言
隨后,隊員們用真摯的分享,將實踐感悟升華為時代擔當的宣言:
體悟基層之重,堅定濟世初心:一位隊員動情訴說深入鄉野的震撼:“目睹鄉親們因醫療資源匱乏而承受的痛楚,我刻骨銘心地讀懂了‘健康中國’最迫切的基層注腳。”這份來自田野的叩問,讓她更加堅定:“身為未來醫者,我們不僅要博學于書齋,更要躬身于阡陌,將仁心仁術熔鑄于服務人民健康的偉大實踐!”——這正是抗戰精神中“為人民而戰”在新時代醫者身上的使命傳承。
熔煉團隊之魂,共筑擔當合力:另一位隊員聚焦團隊成長:“盡管專業各異,但同心同德、互扶互助,我們跨越了重重挑戰。這讓我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偉業,需要無數個體在集體中找準定位、協同奮進。”這種在溝通協作中熔鑄的團隊精神,正是實現共同目標、服務國家戰略的微觀基石。
擁抱多元之智,啟迪仁醫視野:
更有隊員從專業視角升華:“三下鄉是服務之窗,更是學習熔爐。畬鄉絢爛的民族文化極大地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深刻理解:守護健康,必須扎根于對服務對象文化背景的尊重與共情。”她鄭重承諾,未來將精進醫術,扎根基層,做一名融合專業精誠與文化包容的守護者——這正是民族融合精神在醫學領域最生動的踐行。
圖為老師勉勵實踐隊隊員場景。黃晨菲 供圖
三、以青春之名譜寫健康中國新章
分享環節后,傅豐文老師對同學們的深刻洞見給予高度評價與升華性總結。他殷切勉勵全體隊員:
內化精神,砥礪前行:“將此次實踐的雙重寶藏——民族融合的共生智慧與抗戰精神的赤誠忠魂,內化為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源泉。”
錨定使命,挺膺擔當:“在求知路上持續精進,在人生旅途中不斷錘煉。要深刻認識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核心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健康福祉的全面提升。作為新時代醫學青年,挺膺擔當,就是要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洪流,把青春熱血傾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為本次意義非凡的交流會畫上句點,更似一聲嘹亮的青春出征號角。全體實踐隊員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煉與精神升華。他們無比清晰地認識到:
廈門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的莘莘學子們,必將高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火炬,更堅定地投身于服務國家戰略的社會實踐洪流。他們將把在畬鄉大地汲取的智慧與力量,化作精研醫術的執著、扎根基層的決心、服務人民的赤誠,用智慧與汗水澆灌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用心用情促進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以仁心仁術,守護這由先輩熱血澆灌、需吾輩接續奮斗的壯麗山河,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挺起青春的脊梁!
供稿人:鄒慧燕、蔣裕冰、李怡靜、許瑛琪、陳浚鑫、鐘雨岑、林燁鑫、李寒煊、黃晨菲、柯琳欣、詹慧、阮詩涵、彭宇悅、黃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