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童心,情暖盛夏
——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赴南京市湯山街道暑托班志愿公益服務團實踐團前往南京湯山街道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實踐
為豐富兒童暑期生活,助力健康成長,7月10號、14號,河海大學校級社會實踐團——“赴南京市湯山街道暑托班志愿公益服務團”深入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暑托班,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志愿公益服務活動;顒又荚谕ㄟ^知識科普、手工創作、環保教育等形式,為孩子們帶來知識與歡樂,給孩子們帶來了一段充實而溫暖的夏日記憶。
實踐過程注重趣味互動與能力培養;顒右“知識科普+手工創作+環保教育”為核心,注重趣味互動與能力培養。環?破臻_始,團隊成員通過播放精彩動畫迅速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借助生動PPT講解生態保護知識,通過浙江安吉轉型故事、福建長汀生態修復數據等案例,搭配視頻、實物展示,讓孩子們感受生態改善的益處。。正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志愿者以問題導入激發興趣,用“河流如銀鏈、森林似銀行”等生動比喻講解環保理念。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轉化為易懂語言,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綠色種子。
環?破照n程 馬玉岫攝
手工創作環節更是亮點紛呈。在第一天的制作手鏈環節,志愿者帶領暑托班內一至五年級的小朋友們,用五彩玉線與晶瑩珠子巧手編織手串,穿珠引線間,孩子們的耐心得到鍛煉,每一件獨一無二的飾品都承載著專注與喜悅。
小組成員教小朋友辮手繩 高玉涵攝
創意折紙課堂,課程聚焦浪漫櫻花折紙,通過簡單折法引導孩子們感受手工魅力,讓一朵朵“櫻花”在指尖綻放,點亮夏日創意時光。志愿者們手把手指導孩子們用彩紙折疊出五彩繽紛的花朵,孩子們從生疏到熟練,不僅讓孩子們感受手工魅力,更鍛煉了動手能力與創造力,完成作品時,小朋友們臉上洋溢著成就感的笑容。
教小朋友折櫻花球 高玉涵攝 教小朋友折櫻花球 陳思威攝
兩日課程里,課堂始終充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兩日課程結束后,兩天的志愿者與孩子們分別合影留念,定格下這段充實而溫馨的時光,共同回顧收獲與成長。整個實踐活動節奏緊湊、形式多樣,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7月10號與小朋友們的合影 馬玉岫攝
7月14號與小朋友的合影 龍嫣然攝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是河海大學學子積極服務社會、關愛社區兒童成長的生動實踐。活動不僅為湯山街道暑托班的孩子們帶去了歡樂的暑期體驗和手工技能,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環保意識及綜合素養,也充分展現了河海學子樂于奉獻、知行合一的精神風貌。實踐團通過扎實的服務,將關懷與知識傳遞到社區,為助力社區教育發展和兒童健康成長貢獻了青春力量,讓這個夏天因愛與陪伴而更加明媚。
供稿:文康、賴卓好、李貞賢、高玉涵
供圖:高玉涵、陳思威、龍嫣然、馬玉岫
編輯:高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