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鄉村教育提質號召,廣州南方學院青藤義教隊于2025年7月14日至19日奔赴佛山市南海區平西社區映月第四小學,開展“知行未來,與你'童'在”的暑期實踐活動。6天里,以文化傳承為筆、心理賦能為墨、實踐探索為紙,為學生繪就別樣暑期成長畫卷,填補社區暑假兒童教育真空,構建“非遺傳承×心理賦能×社區共育”生態。
非遺實踐讓傳統與童真碰撞
剪紙、扎染、漆扇、藥飲片畫與香囊,共同構成“非遺+健康”的沉浸式體驗課。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在咔嚓聲中讓千年剪紙技藝活靈活現;一面空白扇骨,經髹漆描繪,把傳統色彩與時尚想象融為一體;一方素布,通過“折、扎、浸、染”的魔法,讓圖案與色彩浪漫相遇。孩子們在紙屑、漆香與染液中體驗匠心,看見文化在指間綻放,也在心底種下傳承的種子。

圖為孩子們的漆扇作品成果。聶金盈攝
一片杜仲、一朵菊花,被拼貼成畫,把《本草綱目》的草木智慧化作可視可觸的鄉土記憶;一只小小香囊,裝滿蒼術、白芷的芬芳,在基孔肯雅熱來襲時把“芳香避穢”的古法與驅蚊防疫的新知同時縫進孩子們的心田。非遺技藝,讓傳統文化在指尖活起來、在色彩里亮起來、在藥香中傳下去,也在童心里悄悄播下文化自信與健康守護的雙重種子。

圖為孩子們一起制作中藥飲片畫。黃韻潼攝
心理賦能課:護航心智發展之路
《情緒識別與冷靜方法》該課程,通過情景模擬、互動游戲,教孩子讀懂情緒信號——憤怒時如何冷靜、委屈時怎樣表達。短期看,減少課堂行為沖突、提升參與度;長期而言,培養情緒智力,填補城鄉心理教育資源差,為農村兒童心理健康筑牢防線,讓每個孩子都有“情緒滅火器”。
圖為孩子們情緒表達成果作品。聶金盈攝
中華武術護航體育強國
雙截棍,作為中華武術文化中極具活力的代表,承載著剛柔并濟的武學智慧。以一對棍體、幾番騰挪,帶領孩子們走進“行云流水”的功夫世界。每一次揮舞都在傳承武術的精神脈絡。孩子們積極感受練習,感受到“自強不息”的武術精神。當棍體劃破空氣,招式連成套路,孩子們驚喜地發現,原來釋放活力,只需我們沉下心來反復練習就能感受力、展現力。在汗水中體會堅持,在協作中收獲成長,這便是雙截棍課帶給孩子們的獨特饋贈。
圖為孩子們認真學習雙截棍技巧。吳思逸攝
走進平西,共育未來
義教期間,平西社區黨委書記助理、團委副書記、婦聯副主席梁麗梅接受訪談,與我們共同探討社區文化特征及其課程。不僅與我們分享了當地的人文風情,還強調了到當地對與兒童教育非常重視,致力于發展于兒童友好環境建設、兒童參與社區治理實踐及和諧家庭關系促進活動。
圖為團隊訪談平西社區負責人。余楚妍攝
6天,不止是義教,更是成長接力
6天義教落幕,留下的是孩子們的蛻變,我們的堅守,以青春力量回應“百千萬工程”,讓文化傳承有了“孩子氣”表達,讓心理賦能照進鄉村課堂這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未來,希望我們的同學們將繼續以愛為舟、以知識為槳,在鄉村教育提質路上劃行,讓“童心傳承・文化潤鄉”的故事,在更多地區續寫,讓青春力量,真正成為鄉村教育的“助推器”!
編輯|黃韻潼
攝影|廣州南方學院青藤義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