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1 日至 8 月 1 日,塔里木大學的學子們懷揣著對推廣普通話的熱忱,走進喀什社區,開展了一場為期十余天的暑期 “三下鄉” 推普社會實踐活動。他們用青春的力量,為社區居民搭建起學習普通話的橋梁,讓語言的種子在交流中生根發芽。
為了讓居民系統掌握普通話知識,實踐團隊精心策劃并舉辦了多場普通話專題講座。團隊特別邀請了學校的專業教師,圍繞發音規則、語法要點和日常表達技巧等核心內容進行講解。講座中,教師們打破傳統教學的枯燥模式,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現場問答、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互動形式,讓居民們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知識點,快速提升運用能力。
社區學校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成為了推普活動中最動聽的旋律。實踐團隊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 “普通話興趣班”,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活動讓課堂充滿活力。“漢字猜猜猜” 游戲中,孩子們在圖片與文字的聯想中認識漢字;“繞口令大挑戰” 里,大家比拼著語速與準確度,在歡聲笑語中鍛煉了發音。志愿者們還通過講故事、念兒歌等方式,引導孩子們主動開口說普通話,悄然培養起他們對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
針對社區中老年居民的學習需求,團隊專門開設了 “普通話基礎培訓班”。考慮到中老年人學習普通話的起點較低,志愿者們從最基礎的拼音、聲調開始教學,逐字逐句地示范發音,耐心糾正每一個細微的偏差。從 “你好”“謝謝” 等簡單問候語,到日常購物、就醫的實用表達,志愿者們用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幫助中老年居民勇敢邁出學習普通話的第一步,讓他們感受到語言交流的便捷與快樂。
為了讓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踐團隊積極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他們拍攝制作了一系列普通話學習短視頻,內容涵蓋日常問候、家庭對話、購物交流等實用場景,居民只需拿起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學習。同時,團隊還建立了線上交流群,志愿者們在群內及時解答居民提出的發音疑問、語法困惑,分享學習資料,讓居民們在課后也能持續學習,形成了 “線上 + 線下” 無縫銜接的學習閉環,營造出互助共進的良好學習氛圍。
此外,實踐團隊還深入社區商鋪,開展普通話普及程度調查。通過與商戶交流,了解他們在經營中使用普通話的情況以及遇到的困難,并針對性地提供學習建議和資料,助力商戶更好地服務各族顧客,促進社區商業交流的順暢開展。
此次塔里木大學學子的喀什社區推普行動,不僅切實提升了社區居民的普通話水平,更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了各民族居民之間的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學子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與社會擔當,充分發揮了青年先鋒模范作用,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鞏固民族團結之花貢獻了青春力量。他們的付出收獲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也為后續推普工作的開展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讓推普之路在青春的護航下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