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5 日,喀什地區葉城縣的社區里洋溢著熱烈的氛圍。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三下鄉” 社會實踐團隊帶著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新疆振興” 的使命,在此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通話推廣活動,為當地青少年送去了知識與歡樂。
活動緊扣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的核心地位展開。團隊成員以生動鮮活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了普通話的發展歷程,從歷史維度展現其演變軌跡,更深入闡釋了它在促進各民族交流、推動社會進步以及服務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講解過程中,孩子們專注傾聽,對普通話背后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心中對這門語言的認同感悄然升溫。
為讓語言學習擺脫枯燥,團隊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動環節。繞口令體驗區里,孩子們躍躍欲試,“紅鳳凰、粉鳳凰,紅粉鳳凰花鳳凰” 等繞口令從他們口中傳出,雖偶有卡頓,卻充滿童趣,在反復練習中,發音技巧得到了有效鍛煉;普通話配音體驗活動更是備受歡迎,孩子們化身為小配音員,為經典動畫片段配音,在模仿與演繹中,真切感受到語言的韻律之美和表達的無限樂趣。現場笑聲不斷,掌聲此起彼伏,學習熱情被充分點燃。
此次推普活動,是塔里木大學青年學子積極響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投身 “文化潤疆” 實踐的生動體現。他們深入少數民族聚居區,用語言搭建起溝通的橋梁,不僅幫助當地青少年提升了普通話能力,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溝通、理解與夢想的種子。
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塔里木大學學子以語言為媒,在葉城種下的這顆普通話種子,必將伴隨新一代的成長,轉化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賦能區域長遠發展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