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2025年7月24日至29日,天水師范大學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青梭固沙,智造綠洲”實踐隊赴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收成鎮種林公益林基地,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防沙治沙、助農興農、文化傳承”為核心,用青春行動助力民勤“綠進沙退”。
活動伊始,實踐隊先后參觀了民勤防沙治沙紀念館、節水科技館、鄉村記憶博物館等教育基地。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實物展陳及現場講解,隊員們深刻感受了民勤人民數十年如一日與風沙抗爭的艱辛歷程和卓越智慧,實地領悟了“勤樸堅韌、眾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綠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強化了守護生態家園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在種林基地,隊員們迅速投入梭梭樹維護的實踐勞作。他們頭頂烈日,嚴格遵循技術規范,一絲不茍地進行澆水、回填、管護等工序。面對沙地高溫和體力消耗,隊員們發揚吃苦耐勞精神,日均在沙區作業近5小時,以實際行動呵護每一株梭梭幼苗,為筑牢生態屏障貢獻力量。
科技助農,直播帶貨拓銷路。7月28日下午,實踐隊利用電商優勢,在收成鎮駐地臨時搭建簡易直播間,開展“為民勤蜜瓜代言”助農直播活動。隊員們化身帶貨主播,熱情介紹民勤蜜瓜的優良品質、種植環境及生態價值,吸引了80余名網友在線觀看互動。直播反響熱烈,成功售出民勤蜜瓜300余箱,有效拓寬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線上銷售渠道,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戶增收,踐行了“助農興農”的實踐承諾。
專業賦能,應急維修保灌溉。7月29日清晨,基地用于梭梭林灌溉的關鍵設備抽水泵設備需要安裝在灑水車上。聞此要求,實踐團隊中機電專業的隊員迅速響應,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現場對設備進行檢查,高效協同,成功安裝了抽水機器,確保了灌溉系統的及時恢復和正常運行,保障了基地治沙造林工作的順利推進,充分展現了學以致用、服務基層的專業素養和實干精神。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員們不僅親身參與了生態治理的前沿工作,深刻理解了治沙事業的偉大與艱辛,更通過直播助農、應急維修等具體行動,將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鄉村發展的實際效能。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將此行汲取的精神力量和專業實踐收獲帶回校園,未來繼續關注民勤發展,積極運用機電學科優勢,探索科技賦能防沙治沙與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