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長征路•青年說”實踐隊成員奔赴四川邛崍紅軍長征紀念館,開啟紅色探訪之旅。成員以實地走訪、深度交流為路徑,探尋紅軍長征在四川的歷史軌跡,解碼長征精神的時代內涵,用青春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歷史回溯:在舊址觸摸長征溫度 邛崍紅軍長征紀念館,承載著紅軍過境川西的烽火記憶。實踐隊踏入館區,紀念館講解員引導大家回溯歷史:“1935年,紅軍輾轉至邛崍,在這里留下戰斗足跡,無數軍民魚水情故事,成為長征精神的生動注腳。”
在陳列展廳,銹跡斑駁的步槍、字跡模糊的行軍日記、制作宣傳標語的工具等舊物依次排列。實踐隊成員駐足于前,不經感慨:“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證人’,它們讓課本里的長征,變得可感可觸。”館內立體制作的紅軍長征路線地圖、數不清的紅色箭頭,無一不向世人展現了紅軍長征的偉大壯舉。
圖為紀念館中陳列的長征時期紅軍所使用過的生活用品。鄧秋焰 供圖
實地走訪:于舊址感悟戰斗與革命精神 接著,實踐隊成員來到石塔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沿著青石板路前行,實踐隊成員踏入這片承載厚重歷史的地方,舊址內,當年紅軍指戰員指揮部署戰斗的痕跡仍在。紀念館講解員隨行講解:“這里就是當年紅軍指揮部署香爐山阻擊戰等戰斗的關鍵場所,1935年,紅軍依托地形,在此排兵布陣,與敵人展開激烈戰斗。”站在舊址的作戰指揮區域,講解員指向墻壁上的作戰痕跡:“敵人來勢洶洶,但紅軍戰士們憑借智慧與勇氣,以少勝多,成功阻擊敵人,守護革命火種。”
隨后,成員們來到紅軍亭,亭內石碑上,“打土豪,分田地”等標語清晰可見。實踐隊隊員輕輕撫摸石碑:“這些文字,是紅軍革命理想的直白表達,讓我們真切看到他們為百姓求解放、謀幸福的堅定決心。”講解員講述紅軍在此發動群眾、建立革命政權的故事,隊員們默默佇立,向歷史中的革命力量致敬。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石塔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鄧秋焰 供圖
青春傳承:讓長征精神“活”在當下 探訪尾聲,實踐隊成員與邛崍當地老年人進行了一些交流。“以前生活很艱苦,后來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感謝共產黨,感謝黨中央。”村里的老人向實踐隊成員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年輕人對長征故事的傳播,不能只靠“講過去”,要用新的方式讓長征精神傳播。實踐隊成員決定采用“思政微課”的方式在校園、社區傳播長征的故事,讓更多同齡人走進歷史,還能結合短視頻,用“碎片化傳播”觸動更多人。
這次實踐,讓實踐隊成員從“聽故事的人”,變成“傳精神的橋”。實踐隊成員總結道,“守護長征精神,不是復刻歷史,而是讓它在新時代找到青春表達,激勵更多人奮進。”
圖為實踐隊成員走前在紀念館與紅軍長征歷史文物的合影。鄧秋焰 供圖
當實踐隊成員踏上歸程,邛崍的山風仿佛仍在訴說歷史。這趟紅色探訪,讓長征精神不再是遙遠的符號,而是化作隊員們心中具體的故事、真實的感動。未來,他們將帶著這份熾熱,把長征精神講給更多人聽,讓紅色基因在青春傳播中永續傳承。
。ㄍㄓ崋T 鄧秋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