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湘鄂西,賡續紅色魂——
“籽籽同心”實踐隊走進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十字路會議舊址
(通訊員 楊雪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導新時代青年銘記歷史脈絡、賡續紅色血脈,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籽籽同心”實踐隊組建暑期社會活動實踐隊,前往承載著厚重紅色記憶的湘鄂西地區,開展紅色文化探尋之旅。7月14日,隊員們走進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十字路會議舊址,在實地探訪中追尋那段油燈下擘畫革命前程的崢嶸歲月。

抵達舊址后,隊員們首先觀看了由當地小學生精心演繹的“十字路會議”紅色故事視頻。“同志們,敵人的封鎖再緊,咱們的紅旗也不能倒!”、“哪怕只剩一盞油燈,也要把革命的方向照亮!”稚嫩卻有力的臺詞,讓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隨后,在村書記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了十字路會議舊址。舊址內,歲月沉淀的氣息撲面而來,斑駁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雖歷經時光洗禮,卻依然清晰地展現著當年紅三軍在此開會的場景。一件件陳舊的革命文物靜靜陳列,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無聲訴說著紅三軍休整期間作出的重大決策。



村書記還為隊員們講述了賀龍元帥在利川十進十出的傳奇故事。從1928年第一次夜宿老屋基開倉濟貧獲“賀青天”稱號,再到最驚險的第十次突圍,賀龍元帥帶領戰士們英勇奮斗的每一個故事都讓隊員們聽得入神。講到精彩處,一位隊員激動地說:“賀龍元帥太英勇了!”賀龍元帥十進十出利川,不僅把革命火種撒進土家苗寨,更留下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永恒初心,他的足跡不僅印在利川的山水間,更刻在人民的心中。


十字路會議后,鄂川邊紅軍獨立團肩負起創建鄂川邊蘇區的重任。隊員們在參觀鄂川邊紅軍獨立團紀念館時了解到,當時紅軍獨立團的戰士們條件極為艱苦,他們沒有充足的武器彈藥,沒有舒適的住所,但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建立了紅色政權,讓革命火種在鄂川邊地區熊熊燃燒。館內陳列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經歷過戰火的洗禮,見證了無數次激烈的戰斗,也見證著革命先烈們為了理想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精神,讓隊員們深受震撼。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它不僅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奮斗的光輝歷史,更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斗爭精神和深厚的為民情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此次“籽籽同心”實踐隊尋跡湘鄂西,是一次深刻的紅色精神洗禮。作為新時代青年,隊員們表示將銘記歷史,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奮進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書寫無愧于時代的新篇章,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