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旗,傳承紅色薪火,一塊碑,見證烽火歲月。七月的白山黑水間,熾熱深沉,生機盎然。2025年7月,中國民航大學“黑土銘志·紅翼傳薪”實踐隊在學校宣傳部教師的帶領下,先后前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與遼寧省沈陽市開展“紅色基因傳承行”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前夕,指導老師和隊長進行動員并做好安全教育,為實踐活動筑牢了安全防線。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實踐隊在東北烈士紀念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等場館內回顧抗戰歲月,深刻理解“勿忘國恥”的沉重分量。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人體實驗”展區,隊員孫慧辰緊握拳頭說:“這里的每一處罪證都在警醒青年一代,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強大自身,才能守護好腳下的土地。”此外,實踐隊與哈爾濱師范大學團委、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黨委宣傳部開展座談交流,分享各自院校在紅色資源與青年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的經驗。

實踐后,隊員們在學校宣傳部教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負責人的指導下,形成“銘記抗日戰爭”紅色文化宣傳冊、“行走的思政課堂”宣講視頻等成果,將紅色基因鐫刻進社會大課堂。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實踐隊瞄準抗日戰爭起始地,通過重訪紅色地標、學習高校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經驗,在黑土地的紅色印記中追溯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在跨校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凝聚青春力量。這是一場依托場館資源,將愛國主義和紅色文化通過儀式教育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