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鄉村振興:“五感浸潤”研學課程
2025-08-01 來源:王華嬋/阡陌實踐團/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我們這當然美啦!可惜沒人知道!”
“牙象村是一塊寶地。”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阡陌實踐團隊的成員來到茂名市牙象村,這里是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來通過廢棄礦坑生態修復、稻田藝術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已從傳統村落蛻變為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科技賦能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阡陌實踐團隊以“五感浸潤·鄉見牙象”為主題,依托牙象村獨特的自然生態與文化資源——村內有百畝良田、千頃果園,春見油菜花開彩蝶戲,夏品荔枝龍眼沁人心,秋觀稻浪層層入風里,冬燃篝火百味濃情意。團隊創新設計“履翠微、饗本味、采擷趣、燃炊煙”四大模塊研學課程,為當地鄉村旅游注入青春智慧,助力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研學教育品牌。團隊經過前期調研與反復論證,創新性地將“五感教學法”融入鄉村研學設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多維體驗,引導參與者深度感知鄉村價值。
清晨的牙象村薄霧繚繞,研學團隊漫步于稻田阡陌間,感受著獨屬于鄉間的泥土芳香,竹林間風聲細語,屋檐下鳥兒纏綿,稻田中枝葉摩挲,湖水撫橋弄柳,和城市里嘈雜的車流聲不同,這里的音符里寫著大自然的故事。這是關于聲音的故事,我們設計了采集自然之聲的第一課。
正午時分,聚源土窯雞農莊飄來陣陣香氣,這里是牙象村田園文旅融合的餐飲標桿,團隊特別設計“從田野到餐桌”的美食研學環節,從認識荔枝、龍眼、四季豆等本地作物,親手采摘食材,到下廚烹飪地方美食,品味高涼風味。炊煙裊裊升起,這是關于味道的一棵。
午后,來到鵬峰生態園,這里種植著荔枝、龍眼、葡萄等四季水果。我們邀請當地“土專家”講解“中國荔鄉”的種植史,演示疏花疏果、防蟲保果等傳統農技。通過采摘活動,觸摸微微扎手的荔枝、圓圓的龍眼,觸摸厚重斑駁的枝干,觸摸混雜泥巴和汗水的彎刀,觸摸到千年的農業文明。
傍晚,暮色中的荔枝林燃起篝火,利用當地的地貌與植被特點開展學習,看一看鄉村今日的面貌。遠離城市燈光的村子里星光明亮,我們根據村支書的建議,為該研學課程設計了最后一課——致我們的鄉村。研學之旅能夠給每個人帶來不同的體驗,對鄉村有著不同的理解。鄉土中國,鄉是家,土是根,在城市化發展的今天,年輕人希望鄉村走出怎么樣的道路?青年人需要思考,守村人需要思考。
古樹認養項目、文創印章打卡、countrywalk、農家樂、篝火露營、自然藝術博物館……關于鄉村開發的故事未完待續,我們團隊將這些想法整理成《牙象村研學發展建議書》,希望將來能夠一件件落實,村支書說,年輕人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年輕化的視角,團隊的青春力量能夠激活鄉村內生動力。
校村攜手,以研促學,以學助興,這場青春與鄉土的邂逅,正在茂名大地上譜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三下鄉推薦
- 助力鄉村振興:“五感浸潤”研學課程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阡陌實踐團隊來到茂名市牙象村,以“五感浸潤·鄉見牙象”為主題,依托牙象村獨特的自然生態與文化資源,打造鄉
-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