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百縣干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號召,深化“百千萬工程”實踐,推動陽春市春砂仁產業高質量發展,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的助力鄉“春”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于6月30日前往陽春市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館進行參觀,深入了解春砂仁的藥用價值,用青春力量為春砂仁品牌建設宣傳做出貢獻,與鄉村共赴振興之約。
溯源:道地真詮蘊匠心
博物館內豐富的藥材標本和詳盡的知識展板,成為實踐隊學習的寶庫。講解員從種苗培育、生態種植到傳統的采收、加工技藝、藥用價值等方面娓娓道來,她強調:陽春砂仁的揮發油及乙酸龍腦酯的含量遠高于其他產地砂仁,這使得陽春砂仁在藥用價值與風味品質上有著顯著優勢。實踐隊循著講解員的腳步,仔細聆聽、細致觀察,對于春砂仁的千年發展史、獨特且顯著的藥用功效及蘊藏在其中的傳統養生智慧有了深入了解,也深刻體會到“道地”二字背后蘊含的自然稟賦與匠心傳承,理解了其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深厚根基。
衍變:產業華彩香滿徑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穿梭于博物館展廳。春砂仁衍生產品在這里“排兵布陣”,金花坑春砂仁果制成的蜜餞酸甜誘人,砂仁根衍生的茶飲暗香浮動,金花坑春砂仁鮮果與陳年米酒古法泡制的砂仁酒醇厚綿柔,一件件獨特好物,串聯起陽春大地對春砂仁的巧妙運用,也藏著鄉村產業致富的密碼。實踐隊認真記錄產品信息,了解市場動態,對春砂仁產業如何從單一的藥材種植向大健康產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華彩”蛻變有了清晰的認知。
近年來,陽春市春砂仁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05年,春砂仁獲國家“地 理標志保護產品地”榮譽,其焙制技藝也列入陽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春砂仁的附加產品也日益豐富多樣:砂仁粉、砂仁根、砂仁蜜、砂仁茶、砂仁酒......,春砂仁已成為陽春的文化與經濟符號,通過全產業鏈開發為陽春鄉村振興賦能。這味千年南藥,正以“文化為魂、產業為骨”的方式,在嶺南大地續寫新的傳奇。

行動:青創賦能興砂鄉
面對承載厚重歷史與現代活力的展陳,實踐隊深受觸動,尤其是在了解春砂仁產業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如品牌推廣、市場拓展等)后,實踐隊結合自身中醫藥專業知識和青年視角,發揮醫藥與文化傳播優勢,通過拍攝視頻、撰寫推文報告、健康科普等方式,用青春力量講述春砂仁故事,助力春砂仁產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讓這份珍貴的“嶺南瑰寶”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
此次春砂仁博物館之行,為實踐隊提供了寶貴的知識儲備和第一手資料。實踐隊不僅深刻理解了春砂仁作為道地藥材的獨特魅力和核心價值,更親眼目睹了其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與廣闊前景。這份深刻的認知,點燃了他們用青春智慧助力春砂仁品牌建設、賦能陽春鄉村振興的強烈使命感。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思考,實踐隊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專業的視角,投入到后續的宣傳推廣與實踐服務中,為擦亮“春砂仁”這塊金字招牌、推動陽春“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貢獻堅實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