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商學院紫荊志愿服務隊踏上前往肇慶市廣寧縣赤坑鎮惠愛村的征程,開展調研活動。惠愛村有著獨特的紅色歷史與綠色生態資源,紫荊志愿服務隊期望通過走訪,挖掘鄉村故事,助力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一場“紅綠”交融的調研之旅正式開啟。
瞻仰紀念碑,回溯紅色記憶 在惠愛村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服務隊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廣寧縣赤坑鎮云山里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這座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巍然矗立,碑身上鐫刻的文字清晰記錄著1948年云山里伏擊戰的壯烈事跡。隊員們神情凝重,仔細閱讀碑文,認真記錄五位烈士——鄔球、周賢清等人的英勇事跡。腦海中浮現當年的戰斗場景:在槍林彈雨中,烈士們為掩護大部隊轉移,毅然選擇堅守陣地,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硝煙雖已散去,但烈士們的精神依然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隊員們輕聲交流感悟,紅色基因在聆聽與記錄中悄然傳承,化作激勵新時代青年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
探訪古樹,聆聽綠色故事 隨后,服務隊志愿者們走進村莊深處,尋訪那五棵歷經百年滄桑的楓香古樹。樹旁的石牌詳細記載著古樹的年齡、生長歷程及保護等級,隊員們對鄉村生態保護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環繞古樹仔細觀察其盤根錯節的根系和蒼勁有力的枝干后,隊員們用相機和筆記本記錄下這棵“活化石”的每一處細節。古樹不僅是惠愛村綠色生態的象征,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見證。大家紛紛表示,要借助現代傳播手段,讓更多人了解古樹背后的生態故事,推動鄉村綠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紅綠”融合,感悟鄉村底蘊 在惠愛村,紅色紀念碑與綠色古樹共同構成了獨特的“紅綠”文化景觀。廣州商學院紫荊志愿服務隊在調研中深刻體會到,紅色精神是鄉村的靈魂,承載著革命先烈的熱血與信仰;綠色生態則是鄉村的根基,維系著自然與人文的平衡。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了惠愛村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生態魅力。隊員們圍繞“如何讓紅色精神通過綠色生態更好地傳播”展開熱烈討論,提出結合生態旅游、紅色研學等模式,推動紅綠資源融合發展。服務隊相信,只有將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有機結合,才能讓鄉村煥發新的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傳承使命,延續調研溫度 此次惠愛村之行,廣州商學院紫荊志愿服務隊收獲頗豐。隊員們帶回的不僅是烈士事跡、古樹資料,更是對鄉村“紅綠”融合發展的深刻思考。未來,廣州商學院紫荊志愿服務隊將深入提煉調研成果,通過線上平臺推廣、社交媒體傳播、專題視頻制作等多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肇慶市廣寧縣赤坑鎮惠愛村的紅色歷史與綠色生態,傳承紅色基因,守護綠色家園,讓鄉村的“紅綠”故事,在新時代持續煥發光彩,為鄉村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