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校團委“薪火鏈動,智創煤海”青馬工程實踐調研團走進國內首創的寧夏電信天翼機器人綜合服務中心。在2400平方米的智慧展廳內,講解老師孫麗君通過11類高仿真應用場景和上百款機器人產品,為實踐團成員揭開了智能制造時代的人才需求新圖景。
作為聚合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的創新平臺,中心以“租賃+云網+平臺+AI+服務”一體化模式,構建起覆蓋電力巡檢、礦井作業、化工監測的“巡檢型”機器人矩陣,以及物流配送、文旅服務、智能安防等領域的“服務型”人形機器人生態。這一模式正催生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場景運維專家等新興職業集群,為西北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當看到礦業巡檢機器人精準執行井下高危任務時,我們深刻理解了‘智創煤海’的現實意義。”實踐團成員在礦業場景駐足時感慨。孫麗君指出,產業變革正重塑就業標準:從業者既需掌握機器人運維硬技術,更要具備將技術轉化為行業解決方案的場景穿透力,同時駕馭云平臺與AI工具的智能協同能力。
展廳內,實踐團成員們親見機器人從概念品蛻變為新質生產力。這場沉浸式體驗印證:在機器智能重構千行百業的時代,融合技術基底、場景洞察與智能素養的復合能力,已成為青年馳騁職場的核心密碼。希望實踐團成員要把此次調研所見轉化為跨學科實踐行動,以硬核實力迎接產業智能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