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與“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積極推動科技教育向鄉村深度下沉。借此消弭城鄉數字鴻溝,培育契合時代需求、富有創新精神的鄉村未來人才;充分依托高校學子專業特長,投身鄉村開展助農實踐,賦能鄉村產業振興;并以多元科技教育活動激發鄉村兒童對科技的興趣,筑牢鄉村科技發展人才根基。2025年 7月6日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興農智電助農突擊隊集體前往肇慶市廣寧縣洲仔鎮中心小學開展鄉村少兒人工智能啟蒙、鄉村助農實踐活動。

7月6日,突擊隊與洲仔鎮相關部門完成工作對接,同鎮團委書記、中心小學黃主任座談,聚焦鄉村科技教育現狀,考察課程實施條件、設備及資源儲備,記錄校方在課程體系、師資、場地等方面需求。隨后實地考察小學周邊,收集鄉村生活特征要素,為課程設計及后期相關實地調研積累素材。當日,團隊基于調研召開籌備會,完成今后科技課程教學框架、課件、教具準備,開發互動模塊,制定應急預案,調試好工具,為教學高效開展奠基。

突擊隊7月7日教學活動以“科技賦能鄉村教育”為主題,分階段有序推進。上午時段首先舉行開營儀式,由突擊隊指導老師劉偉主持,系統闡述課程目標與教學安排。隨后開展團隊破冰活動,通過互動游戲與分組協作任務,有效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溝通,為后續教學奠定協作基礎。專業教學環節采用“理論-實踐-創新”三階教學法。在電路基礎模塊,教師通過實物展示與動畫演示相結合的方式,系統講解串、并聯電路的特性及電路連接規范,結合《廣東省中小學用電安全規范》強調安全操作規程。下午聚焦前沿科技應用,通過無人機實操講解技術原理與安全規范。并進行串聯、并聯電路對比實驗及開關管LED控制任務,強化學生電路設計與編程能力。

此次實踐有效搭建了城鄉科技教育橋梁,為彌合數字鴻溝、培育鄉村未來創新人才提供了可復制的范式,同時通過高校資源與鄉村需求的深度對接,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青春動能,彰顯了新時代青年服務國家戰略的責任擔當。我們期待以此次實踐為起點,構建“高校智庫+鄉村需求”的常態化協作機制,將短期幫扶轉化為長效賦能,讓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接續綻放,共同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現代化鄉村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