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12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青衿同契,星路長明”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在安徽省巢湖市小李村圓滿完成了為期六天的實踐調研。本次實踐聚焦孤獨癥兒童群體,團隊師生通過精心設計的一系列融合性活動,深度參與鄉村服務,深化對孤獨癥群體的認知與關懷。
11日,實踐團隊的核心工作圍繞為小李村的孤獨癥兒童創造多元化的康復訓練和生活體驗場景。在志愿者協助下,孩子們參與了墻面圖案繪制和黨建宣傳標語的書寫工作。同時,部分團隊成員在田間協助清理西瓜田標牌及清除雜草。

圖1/志愿者在處理雜草

圖2/志愿者在繪制黨建墻
此外,團隊協助指導老師進行了語文課程教學,并在課后深度訪談了負責孩子們課程的夏老師,深入探討孤獨癥兒童在課堂上的獨特挑戰及日常活動對其發展的切實作用。她提到,孤獨癥孩子的一些行為是通過下達指令而去執行的,上課一方面希望孩子們能夠服從指令,一方面希望孩子們可以形成習慣,以防行為退行的發生。

圖3/志愿者在與夏老師(右1)進行交流
課堂之外,實踐團隊特別注重為孩子們創造真實的社會融合機會。志愿者們溫情陪伴孩子們前往集鎮參與買菜實踐,引導孩子們學習溝通、辨認物品、完成交易,這為他們未來獨立生活積累了寶貴的社交經驗。
12日上午,團隊專門為孩子們策劃了“畫里的情緒小世界”情緒感知油畫體驗活動。在志愿者一對一的陪伴下,引導孩子們觀察表情、嘗試理解色彩與情緒的關聯,并通過油畫創作表達內心狀態。活動過程中,志愿者與孩子們在選色、模仿表情等環節進行了互動,營造了交流環境。活動產生的畫作也展示了孤獨癥兒童的情感表達方式。

圖4/志愿者和孤獨癥孩子一起畫畫
當日下午,團隊結束在小李村的實踐活動,啟程返回合肥工業大學。
本次實踐圍繞“青衿同契,星路長明”主題,志愿者們將專業知識融入服務,團隊通過組織文化墻創作、田間勞動、社區實踐、藝術表達等活動不僅深入了解了孤獨癥群體的需求,探索了康復融入日常生活的多元模式,更以青春之力為小李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增添了亮麗色彩,生動詮釋了當代青年學子心系社會、勇于擔當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