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壩礦業智能化研學——感悟科技賦能煤礦新變化
2025年7月13日隨著三下鄉隊伍走進貴州文家壩礦業有限公司調度中心,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高清顯示大屏,屏幕被劃分為多個區域:右側實時顯示著井下的溫濕度、一氧化碳濃度等安全數據還滾動更新著膠帶運輸機運量等生產情況;中間則可以直接看到礦下重要區域情況,有著高清攝像頭能夠實時監控井下的工作動態;左側是礦井三維立體模型,隨著鼠標拖動,井下巷道、設備分布、人員位置清晰可見。這是智能化調度系統,整合了安全監控、生產調度、人員定位、應急救援等,實現了礦井“井上井下一張網、數據信息一平臺”,調度中心主任指著屏幕介紹道。
巨大的電子屏上實時跳動著井下各工作面的瓦斯濃度、膠帶運輸機運行參數、人員定位軌跡,調度員輕點鼠標,就能遠程調取掘進面的監控畫面——這個集數據監測、應急指揮、生產調度于一體的“智能大腦”,正成為文家壩礦業智能化轉型的核心樞紐。

智能化不僅提效,更筑牢了安全防線。在人員定位系統界面,每個下井礦工的姓名、所在位置、入井時間都實時更新,若有人出現不良操作或遇到危險情況,調度中心可以進行覆蓋全礦的廣播,進行提醒。過去井下巡查全靠人工,盲區多、效率低,F在通過智能監控和固定傳感器,實現了“人不走數據走”。

從“經驗調度”到“數據決策”,從“人工巡檢”到“智能防控”,文家壩礦業調度中心正在往智能化發展。
曾經印象中“黑、臟、累、險”的井下作業場景正慢慢被數據洪流、機器臂和遠程操控臺重構,這就是生產方法的革新。
作者:黎傅豪 謝洋 吳家學 李得剛 羅朝琨 來源: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