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合肥工業大學物理學院“逐夢集光”兩支志愿服務隊走進集賢社區,聯合開展了一場以“電的奧秘與傳承”為主題的電學科普活動。活動通過生動講解、趣味實驗和互動體驗,帶領社區青少年探索電學世界的奇妙,感受物理學的魅力,吸引了眾多孩子和家長的熱情參與。
圖為實踐隊隊員合照 李樂祥攝
古今對話:從雷公電母到現代電學
活動伊始,志愿者以“古人也懂電嗎”這一趣味問題切入,通過雷公電母的神話傳說和武當山“雷火煉殿”、故宮太和殿避雷設計等實例,向孩子們展示了中國古代在電學應用上的卓越智慧。志愿者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避雷設施的工作原理,讓孩子們在驚嘆古人智慧的同時,對電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圖為實踐團宣講員在進行電學科普 李樂祥攝
生活化教學:抽象概念的具象表達
在電學科普講解環節,志愿者巧妙運用生活化比喻,將電流比作水流,電壓比作水壓,電阻比作水管中的石子,幫助孩子們輕松理解抽象的電學概念。通過實物演示,志愿者詳細解析了電路的組成要素,并通過串聯與并聯電路的對比,揭開了家庭電路采用并聯設計的科學奧秘。
動手實踐:探索電學的神奇魅力
實驗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親手制作簡易小風扇,觀察電流產生的磁場與磁鐵相互作用驅動風扇轉動的過程;在“站起來的幽靈”實驗中,孩子們用吸管摩擦頭發產生靜電,讓紙巾剪成的“幽靈”紙片神奇“站立”,直觀感受靜電的魔力。孩子們興奮地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眼中閃爍著對科學的好奇與喜悅。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幫助小朋友完成科普實驗 李樂祥攝
活動結束后,社區居民紛紛點贊,表示這樣的科普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實用的電學知識,還增強了他們的安全用電意識。志愿者們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此類活動,將更多科學知識帶到社區,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探索熱情。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熱愛科學的種子。合肥工業大學物理學院志愿服務隊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為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弘揚科學精神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