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安徽理工大學“晉善晉美”皖理支教服務隊緊扣資源型經濟轉型需求,以紅色教育為魂、安全教育為基,在這片熱土上奏響了青少年成長培育的動人樂章,為盂縣的未來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晨光初露,支教隊員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奔赴水泉烈士陵園。陵園內,23位無名烈士在此長眠,蒼松翠柏環繞四周,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英雄壯歌,他們的事跡深深鐫刻在歲月的長河之中,成為永不磨滅的精神豐碑。隊員們整齊列隊,步伐堅定而沉重地走向烈士紀念碑。他們手捧鮮花,神情莊重,緩緩將鮮花敬獻在紀念碑前,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英烈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隨后,全體隊員靜默肅立,時間仿佛在此刻凝固,空氣中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氣息,大家在無聲中寄托著對英烈的無盡哀思。這場沉浸式的緬懷儀式,不僅是對英烈精神的一次深情致敬,更讓紅色基因如同一顆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在年輕一代的心中深深扎根,等待著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正如一位隊員所說:“在盂縣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更需要銘記英烈精神,從中汲取力量,為青年一代注入奮斗的強大動力。”

服務隊在水泉烈士陵園肅立默哀(攝影:劉金鵬) 緬懷儀式結束后,服務隊馬不停蹄地前往桃園社區,開啟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之旅。在活動現場,隊員們精心準備的PPT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國家發展的光輝歷程和眾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跡。隊員們采用提問互動的形式,引導孩子們回顧歷史,走進一個個英雄的故事之中。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聆聽,眼中閃爍著崇敬與好奇的光芒。當隊員們提出問題時,孩子們紛紛踴躍舉手發言,稚嫩的聲音中充滿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祖國的熱愛,眼中閃爍著崇敬的光芒,愛國情懷在一問一答間悄然萌發、生長。通過這場愛國教育活動,孩子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祖國的發展歷程,感受到了英雄們的偉大精神,愛國之情在心中不斷升騰。
愛國主義教育互動環節(攝影:顏斯睿)
午后,別具一格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動拉開帷幕。隊員們創新地采用黏土手工教學法,將知識傳遞與創意實踐完美融合,讓安全教育變成了一場充滿趣味的指尖藝術之旅。隊員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用五彩斑斕的黏土塑造各種交通標志。孩子們興致勃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小手精心捏塑著。不一會兒,紅燈、綠燈、斑馬線等各類交通標識就在孩子們的手中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紅燈停,綠燈行!”孩子們稚嫩的童聲在教室里回蕩,他們在趣味十足的動手實踐過程中,深入認識了交通規則,安全出行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切實增強。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實用的安全知識,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小朋友展示交通安全泥塑作品(攝影:房子鵬)
從烈士陵園的緬懷致敬,到社區里的愛國教育,再到別出心裁的安全教育,“晉善晉美”皖理支教服務隊將紅色精神傳承與青少年安全教育緊密融合,充分展現出青年一代強烈的責任擔當與創新活力。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對社會的關愛與奉獻精神,為盂縣的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且意義深遠的教育體驗。
服務隊和小朋友們合影留念(攝影:劉金鵬)
展望未來,“晉善晉美”皖理支教服務隊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持續深耕盂縣這片土地。他們將深入調研資源型經濟轉型背景下青少年成長的多元需求,不斷創新教育形式、豐富實踐內容,將紅色文化浸潤與安全知識普及常態化、長效化。無論是在知識課堂、社區活動,還是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這支年輕的隊伍都將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扎實的行動,為青少年點亮理想的燈塔,為盂縣的轉型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讓責任與擔當在基層實踐中熠熠生輝,讓青春之花在服務社會的征程中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