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青少年兒童拓寬數字視野,在科技體驗中孕育職業理想,7月4日,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數字技術與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小燈塔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陳家橋學府社區,開展“智匯童心·AI夢想孵化站”特色課程,用科技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實踐團志愿者與小朋友們的合影)
課堂上,志愿者以趣味問答引入AI繪畫,手把手教孩子們操作。當“醫生在智能診室問診”“宇航員在月球基地工作”等畫面生成時,孩子們圍著屏幕嘰嘰喳喳:“我的機器人護士要會講故事”“太空站得有爺爺奶奶的菜園”,想象力借著科技的東風自在飛揚。
隨后,實踐團結合真實案例,播放醫生深夜救治病人的視頻、宇航員訓練的影像,輕聲告訴孩子們:“AI畫的是夢里的樣子,要讓它成真,得從現在好好學本事呀。”

(實踐團志愿者與小朋友共同探討他們的成長夢)
讓志愿者們難忘的是想當“鄉村企業董事長”的小浩。他指著AI生成的農產品直播間畫面認真說:“我在菜市場見爺爺奶奶頂著太陽賣菜,太辛苦了。我要開公司讓菜好賣些,他們就能歇著了。”童聲里的溫暖,讓大家明白科技點燃的不只是夢想,更是扎根生活的擔當。

(志愿者利用AI技術幫小朋友完成夢想)
課程結束時,孩子們攥著打印的畫紙不肯松手。這場活動以AI為橋,讓模糊的憧憬變得清晰,更讓孩子們懂得:小小的心愿,只要連著熱愛與努力,終能長成照亮家鄉、溫暖社會的力量。這正是實踐團的初心——用數字AI技術播下種子,讓夢想與家國情懷一起生根發芽。
供稿人:陳飛達、楊凱、周俊林
供稿單位: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數字媒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