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賀州學院“第一書記助理·助力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走進平田村,在平田小學開展墻繪創作與支教課堂活動,用青春智慧與藝術力量點亮鄉村文化建設。

實踐團成員在平田小學進行紙盤畫教學。
在平田村委主干道的圍墻上,實踐團成員揮灑創意。這里是村民和學生們日常通行的必經之路。隊員們分工協作:一組俯身細致勾勒,將遠山、稻田、藍天等鄉村意象巧妙串聯;另一組專注調色上色,運用滾筒與畫筆,賦予墻面生動的層次與色彩。炎炎烈日下,汗水浸濕衣衫,但學子們熱情不減。畫筆的沙沙聲與創意的討論聲交織,構成一幅活力四溢的鄉間圖景,吸引過往村民駐足稱贊,為這一用藝術“扮靚”鄉村的實踐行動點贊。經過精心繪制,原本單調的圍墻煥然一新,成為展現鄉村風貌的文化窗口。

實踐團成員協力繪制墻繪。

繪制完成的鄉村風貌主題墻繪(部分)。
與此同時,平田小學內的支教課堂同樣精彩紛呈。在“撥浪鼓里的京劇秘密”課上,志愿者關新潤以傳統樂器為引,生動講解京劇臉譜與唱腔知識,并指導孩子們親手繪制木質撥浪鼓,讓非遺文化在趣味實踐中悄然浸潤童心。“紙盤畫”課堂上,空白紙盤化作創意畫布,孩子們將蝴蝶、稻穗等鄉土元素與宇宙飛船、童話城堡等奇思妙想相融合,童真與想象力在色彩碰撞中自由綻放。志愿者們穿梭于課桌間,耐心指導繪畫技巧,更鼓勵個性表達,課堂始終洋溢著互動交流的活躍氣氛。

志愿者指導小朋友繪制撥浪鼓上的京劇臉譜。

小朋友專注繪制自己的撥浪鼓臉譜作品。

小朋友發揮想象力創作紙盤畫。
活動尾聲,師生們在教學樓前合影留念。孩子們高舉親手制作的撥浪鼓與紙盤畫,臉上洋溢著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后續課程的期待。本次活動不僅是高校學子以文化創作美化鄉村環境、以知識傳遞啟迪鄉村兒童的具體實踐,更是賀州學院扎根基層、服務地方的生動探索。實踐團以藝術為橋,用行動詮釋青年擔當,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種子在平田村落地生根,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活動結束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