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踐行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落實教育強國建設相關規劃要求,浙江財經大學管理學院“智紡承韻,絲路傳文”實踐團赴紹興市柯橋區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實地探訪當地紡織企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成果,在知行合一中解鎖傳統紡織行業的創新轉型密碼。

實踐團成員合照
首站,團隊走進浙江西大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企業負責人的引導下,成員們近距離接觸各類智能遮陽產品,親眼見證了智能窗簾通過簡單指令精準調節透光率的便捷操作,直觀感受傳統紡織工藝與現代智能技術碰撞出的創新火花。從展示區的功能性紡織品到模擬辦公場景中高效控光的智能產品,西大門新材料用實際成果展現了從“紡織制造”到“智能生活解決方案”的升級路徑,讓團隊成員切實體會到智能產品為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的便捷與舒適。

參觀智能遮陽產品
參觀結束后,實踐團圍繞“智能化綠色化在紡織印染企業發展中的應用”主題,與企業負責人展開深入訪談。訪談中,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對團隊凝聚力與員工成長的重視,以及“專注、務實、創新”的發展準則令人印象深刻。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西大門新材料拒絕盲目擴張,始終深耕細分領域技術研發,憑借持續的技術積累與綠色智能化實踐鞏固競爭優勢,其低調務實的發展態度與堅定的創新決心,讓團隊成員對企業發展與行業轉型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實踐團采訪相關負責人
午后,實踐團轉場來到浙江紹興福元科技有限公司,開啟第二站的探索之旅。作為一家主營機械設備及配套自動化軟件生產設計、技術咨詢的企業,福元科技的負責人向團隊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業務版圖與市場布局,帶領成員們走進工廠車間,實地講解車間運作流程。

實踐團成員參觀車間
談及企業發展核心方向,負責人重點分享了福元科技在智能化與綠色化領域的實踐成果。在智能化發展上,公司引入先進智能監測系統,實現動態調整與精準制定,有效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在綠色化發展上,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環保號召,引進環保印染設備與技術,嚴格管控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優先選用環保原材料,以實際行動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紡織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范本。
此次紹興柯橋之行,浙江財經大學管理學院實踐團不僅深入一線企業,近距離觀察、學習了紡織行業智能化與綠色化發展的前沿實踐,更在與企業負責人的交流探討中,深化了對“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認知。未來,實踐團將持續總結此次實踐所得,將企業創新經驗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以青年視角為紡織行業轉型升級與絲路文化傳承貢獻智慧力量,讓青春在服務國家戰略與行業發展的實踐中綻放光彩。
唐山供電段陳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