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河潤青苗”實踐團走進陸河河田鎮河東小學,開展以“青春踏鄉土,支教繪初心”為主題的暑期義教活動。本次活動以普法宣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防溺水宣傳為核心內容,創新采用互動式、體驗式課堂,讓知識在沉浸式參與中扎根,為鄉村教育注入青春動能。
一、訪談錨定方向,定制專屬教育方案
實踐團深諳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活動開展前便與河東小學孫有朝校長進行深度訪談,圍繞學生知識儲備、校園安全教育現狀及需求痛點展開探討。孫校長坦言:“目前學校特色課程覆蓋面較窄,師資力量存在短板,部分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在面對潛在風險時自我保護能力不足。”因此,實踐團從法律認知盲區、心理健康困惑、禁毒防溺知識缺口等方向精心設計“法制安全全能營”“普法知識游園會”等系列課堂。

二、趣味游戲融入課堂,創新形式激發學習熱情
7月14日的“普法知識游園會”成為活動高潮。活動中,“防詐先鋒”“網絡偵探”“反欺凌大使”“emoji猜民法”等六個趣味游戲輪番登場。這些游戲巧妙地將防詐騙、應急安全、反欺凌等重要知識融入其中,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習環境。這種創新性的教學形式,顯著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孩子們主動投身于游戲之中,積極思考并踴躍作答。通過參與游戲,他們不僅掌握了實用的安全知識,還有效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三、互動教育持續深耕,長期護航學生成長
在互動式課堂中,邱同學提到:“和小伙伴們一起參與小老師設計的游戲時,我一下子就記住了——要是以后遇到有人讓掃碼、轉錢,可不能隨便答應。”通過邱同學的分享,實踐團成員驗證了在鄉村開展互動式、體驗式課堂十分有必要。在短期教學活動之外,實踐團著眼長效幫扶。已整理的“互動支教資源包”(包含教案、道具指南)可供當地教師復用,計劃建立的“云端課堂”機制,將定期開展線上互動課程。

“河潤青苗”實踐團以互動體驗為筆,在鄉村支教畫布上繪就成長亮色。從心靈守護到精神傳承,從法治護航到科學啟智,每一堂課都讓知識“活”起來,讓教育“動”起來。未來,實踐團將繼續深耕體驗式支教路徑,為更多青少年送去成長養分,用青春力量書寫教育幫扶的溫暖篇章。(通訊員:吳婉玲 鄒敏淇)
